• 86阅读
  • 0回复

必须把质量摆在第一位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报告,指出这是关系四化建设成败和企业存亡的大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0
第2版()
专栏:

必须把质量摆在第一位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报告,指出这是关系四化建设成败和企业存亡的大问题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当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产品质量问题作为一个突出问题来抓,认真把好质量关。这是国务院9月1日在批转国家经委《关于扭转部分工业产品质量下降状况的报告》的通知中提出来的。
通知指出,工业生产,包括出口产品的生产,必须把质量摆在第一位,这是一个关系到四化建设成败和企业存亡的大问题。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质量检验机构,健全质量检测手段,进一步完善和制定产品质量标准,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组织生产。要继续狠抓产品质量大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解决。乡镇企业也要认真抓好产品质量,各地区、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乡镇企业产品质量的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以残、次品充正品出售的企业要给予经济制裁,并追究企业领导人的责任。对生产和在市场上兜售假的和冒牌产品的不法分子,要给予严厉打击。
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接到这一通知后,要立即组织力量对产品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一定要认真,不能走过场,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结合本地情况,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工作,尽快扭转产品质量下降的状况,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国家经委在《关于扭转部分工业产品质量下降状况的报告》中指出,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部分工业产品质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 1.6%。更为严重的是,在产品质量上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的现象不断发生,“假、冒、次、劣”产品在市场上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说明,现在有不少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指导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产值、利润,忽视产品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有的甚至见利忘义,弄虚作假,不惜损害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这些单位在“放权”、“松绑”的名义下,错误地放松了质量管理工作,对“质量第一”的方针发生了动摇。
为了尽快扭转当前部分工业产品质量下降的状况,国家经委在报告中提出了九条措施:一是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坚决纠正片面追求产值、利润,忽视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倾向。二是层层把好质量关,坚决实行“五不准”,即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也不得计算产量、产值;不合格的原材料、零部件不准投料、组装;已公布淘汰的产品不准生产和销售;没有产品质量标准、没有质量检验机构、没有质量检测手段,一律不准生产;不准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伪造商标、假冒名牌。三是深入开展工业产品质量大检查。四是加强质量监督机构,形成全国统一的质量监督网。五是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六是加快推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步伐。七是加强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八是进一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九是加强对乡镇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