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求实为本——河北省承德地区乡镇企业采访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0
第2版()
专栏:

求实为本
——河北省承德地区乡镇企业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吴昊
“85年可不是58年了”。如今在承德,上上下下常听人们这样说。
了解了全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情况以后,才知道,这是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富有哲理的话。
寻求致富之路
1983年7、8月间,承德地区新的领导班子建立以后,提出的第一个课题,就是研究如何发展商品生产,如何发挥承德山区的优势,扬长避短,在商品生产的大道上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在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形势下,从宏观上看,新领导班子的这一决策是富有远见的。但实行起来,这二年却碰了不少钉子。回过头来看,走过的道路是“马路”,还是“车路”?有经验,也有教训,有甜中苦,也有苦中甜。
去年开春前后,各地乡镇企业大发展的信息,靠乡镇企业致富的信息,不断传来。正在探求致富之路的承德地区的领导,认为自己也应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这方面来。没用多长时间,地区就组织了三次大参观,一下江南,二上胶东,三到本省发达地区,地委书记、专员带队,四级干部都有参加,气魄之大,信心之足,是可想而知的。苏南的繁荣,胶东的崛起,本省保定等地区的大步前进,使他们受到启发,受到鼓舞,受到激励,也受到鞭策。这三次大参观,是学外地的经验,也是鼓自己的劲头。发展乡镇企业,在承德,已是箭在弦上。
在这种形势下,地区在1985年新年一过,即召开了全区乡镇企业腾飞大会,四级干部参加,专业户代表、大专院校代表、科研单位代表,被从四面八方请来,会上经过报项目,作计划,决定全区今年上的乡镇企业共四千八百零七个,产值翻一番,摆开了跃进的姿势,腾飞的翅膀似乎就要凌空而起。人们的心里满是甜滋味。
腾飞大会之后
承德地区一下子要上四千多个项目,资金从哪里来,设备从哪里来,技术力量从哪里来?一揽子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就以资金来说,需要贷款三亿二千万元,平均每个项目贷款八万元左右。腾飞大会不久,国务院下达了严格控制乡镇企业贷款的通知,银行紧缩银根。正在伸手要钱的、建设中的项目好象当头一棒,一下子就懵了。在饮水无源、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全区对四千八百零七个项目进行了筛选,剩下了一千零二十个,贷款降到一亿六千万元。有人说这是第一次大下马,也有人说是第一次大落实。然而降了一半的贷款,银行仍然拿不出来,形势逼人,只好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大筛选,到7月地区召开的丰宁会议上,最后剩下的项目只有一百一十五个,贷款两千二百五十九万元。从大上到大下,人们嘴上不说,心里却是苦滋味。务实的过程有时并非都是自觉的。
表面看来是银行不给贷款,才使得承德地区腾飞大会之后全区乡镇企业没有腾飞起来;而客观地说,银根的紧缩,在贷款上“切了一刀”,确实对发展乡镇企业起了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把资金的来源完全建立在贷款基础上的乡镇企业,这“一刀”是“切”到了痛处的。兴隆县计划上八个铁选厂,进八套铁选设备,已和本省寿王坟铜矿订货,每套十七万五千元,如今只进了一套,剩下的七套,钱从哪里来,县企业局的领导,还在日夜筹措;平泉县广兴店乡本来已有一个三户联营的小果脯厂,今年扩建需要资金十六万元,银行贷款十二万元,尚未解决,就在这个厂的不远处,六户农民又建了一个罐头厂,自筹资金两万元,贷款五万元,而且是先建厂房,先建更衣室,先做了白大褂,先购进了瓶子,先招了人,流动资金却一分没有,看着厂房设备,不能生产,急得乡村干部团团转,其实就当地资源来说,果品产量只有一百万斤,第一家厂子尚且吃不饱,这第二家的重复建设,即使有了资金,也得“找米下锅”;兴隆县土城头乡上马一个罐头瓶厂,需要投资三百万元,自筹资金只有三万元,如今花了十一万元,只是围了半面围墙,荒地七十亩,伏天一过,办企业无望,人们正在靠河的地方栽萝卜。如今,全区的“半拉子”工程有几百个,有的已经停下,有的还在四处奔波。地区领导在总结过来一段工作时说,这种“先上马后加鞭”的事情,今后不能再干,路,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求实还是致富之本。
在事情的另一面
就在全区依靠贷款起家的企业遇到困难的情况下,那些靠自力更生,自筹资金,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小打小闹的户办、联户办的家庭工业却有了很大的发展,截至6月底,今年户办摊点已达两万四千多个,这些摊点主要是就地取材,用现有的房子和设备,办劳力密集型的加工业。丰宁县本着这个原则,今年新上的摊点一百五十七个,投产的已达一百三十四个。这一百三十四个项目共利用乡村政府的会议室、闲房七百间。全县十个乡一个镇六百六十三人搞挑花加工,十五个乡一千一百三十二人搞手工织毛衣,四个乡二百七十七人编织地毯,仅此三项共用劳力两千零二十二人,目前已收入十七万五千元,计划年底收入六十万元,他们把这种形式叫“辐射式、卫星型、以乡村为龙头、以户为车间的群体手工加工配套网”。记者在宽城县采访,在下河西乡,见到一座水电站旧房,被绣花、弹棉、粮食加工和造纸四个小厂利用,其中张延勤办的绣花厂,招收工人九十个,月月有盈利,人人有收入,九十个人都是带着缝纫机进厂的,张延勤自己投资很少。在这座破旧的房子里,弹花机声,粉碎机声,缝纫机声,加上姑娘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生机,比起那些张开大口要钱的大设备,比起那些成千上万元地投入,却不见一点收入的大企业,似乎更适合当地的情况。离水电站不远,一户农民办的草帽厂,编织靠自家人,推销也是自家人,产品没有积压,也没有外债。
承德地区山多耕地少,实行了责任制以后,有大批剩余劳力。在贷款遇到困难,乡镇企业进行大折腾的同时,全区却有十万劳力到外地搞劳务去了,有的修路,有的下窑,有的建房,也有的从事第三产业。滦平一县外出劳力即达两万多人,县里为了适应京、津两市的需要,专门开设了保姆培训班。这十万人,每人到年底大体上可以拿回六百元至一千元。在劳务输出中,一个意外的收获是,凡是出去的人,大都开了眼界,学到了一些本领,有的人回到本地后,即办起了小作坊。这对于信息落后、文化落后的广大山区来说,比起挣回几个钱来更可贵,更有价值。农村的富裕户,除原来的能工巧匠、离退休干部、工人、知识青年外,劳务输出后,又添了一支新的生力军,地区领导对此十分重视,他们今后准备组织更大规模的劳务输出,从而“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
求实与科学
从实际出发,自力更生,可以说是务实,但不一定符合科学;很有务实头脑的人,不一定懂科学。在这一点上,对大办乡镇企业的农民似乎更需要加强指导。
宽城县有一家集体办的燕山饮料厂,利用当地的酸枣,生产酸枣饮料。酸枣是山区的土产,几乎到处都有,仅宽城年产量即高达二百万斤。过去,商业部门、药材部门除了收购枣仁外,大批酸枣肉都成了垃圾,其实枣肉与枣仁同样有安神、镇静、养心、降压的功能,燕山饮料厂的酸枣露,维C含量远远超过山楂、苹果和猕猴桃,而且酸枣是野生的,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没有污染,没有有害物质,酸枣露里没有香精、色素、糖精,纯粹是酸枣汁酿制而成,每瓶价钱和汽水差不多,堪称物美价廉。就是这样一个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的很有价值的厂子,当记者采访的时候,厂长却表示要下马了,原因是产品找不到销路。老实巴交的农民搞加工业是外行,搞推销更是外行。他们的眼睛被青山遮住,看到只是脚下,不知外间还有一个大世界。枣仁是中药中的快货,酸枣面在城市市场也有销路,为什么酸枣露这种高级饮料不能打开销路呢?看来,农民除了需要资金之外,更需要信息、技术、经营指导。作为服务型的领导,后一种服务更为重要,一天到晚忙于给乡镇企业找资金、找贷款,收效不一定理想,而懂科学的人,出一个点子,往往就救活了一个企业。
承德的山上有林有果,山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办矿上,农民更需要科学的指导。如果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农民小生产者的特点就会反映到工业生产上来。宽城县化皮六子乡有个农民叫刘春贤,他自办了个珍珠岩粉碎厂,自己架了一条高压线,花了一万七千多元,为了到自家的自留山上采矿石架了一座桥,花了一万九千元,刘春贤虽然资金不多,靠借钱开业,但却要搞一个“小而全”的企业,其实附近山上珍珠岩多得是,只要让一点利给同乡农民,向农民收购矿石,他的企业恐怕早就大批量生产了。刘春贤要万事不求人,乡亲们冷眼旁观,很不服气,刘春贤运矿石压了群众的一棵庄稼,人家要他赔款二十元,走人家的路要他拿修路费,这当中,固然反映了当地群众的狭隘,但就刘春贤个人来说,个人致富,不顾别人的做法,在农村中,却有一定的代表性。刘春贤是求实的,但他不懂经营管理学。对于当地领导来说,与其再给他筹借贷款,不如开导开导他,给乡亲们开一扇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县委书记一席谈
兴隆是承德地区的富县,县委书记马刚同志从1980年调来以后,搞了种果树等几个翻番,受到耀邦同志视察时的首肯。他的体会是,山区要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一要改革,二要求实,而求实又是改革的基础。他对目前的乡镇企业发展谈了两点看法:一,前一时期在当地的大起大落,固然和当地领导的指导思想有关,但也与上面的宏观控制有关。就以银行贷款来说,去年敞开口贷,鼓励农民多贷,农村里有些人既没有办企业的能力,又没有偿还能力,就贷了款。该县苗家营子有个酱菜厂,要扩建,三十万元贷款足够了,却贷给了九十万元,结果这个厂子又把钱转借给县印刷厂盖楼房;有些贷款,钱放出去了,现在还没人认账。去年大开闸门,今年一下关死,历史经验证明,这样搞经济建设是不行的。微观要求实,宏观也要求实。宏观差之分毫,就可能造成微观谬之千里;上面的一念之差,下面有时要做几年十几年的工作,才能挽回。马刚同志谈的第二点看法是,目前秋收已到,兴隆是个果乡,大批干鲜果品就要上市,收购这些果品全县估算需要资金四千万元,各行各业都要集中精力先顾农民这一头,乡镇企业要服务和服从农民这一头。果品收不上来,大批乡镇企业就没了原料,农民没了钱,各种事业就都没了根。如今,兴隆县委正在开源节流,集中精力解决这个问题。
乡镇企业一枝花。这枝花在承德虽然遭受了一点风雨,但因发现得早,解决的措施得力,它仍然是枝繁叶茂的。承德人说:“85年不是58年了”,意思就在于此。从承德看,我们的干部在领导经济工作上,虽然小有折腾,但较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确实有了长足的长进。求实为本的思想,正在变成千百万人的行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