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4阅读
  • 0回复

同山区教师一道过节——胡启立、李鹏到密云县中小学慰问教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0
第3版()
专栏:

同山区教师一道过节
——胡启立、李鹏到密云县中小学慰问教师
本报记者 欧庆林
教师节前夕,9月9日中午,宽阔笔直的京密公路上,一辆面包车在急驰。车里面坐着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和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李鹏。他们刚刚在中南海吃过午饭,没有休息,就乘车直奔燕山脚下的密云县。
密云县是北京远郊的山区县。近几年,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但是,由于这个县“边、老、山、穷”村屯多,普遍缺少高质量的师资。到密云县之前,胡启立、李鹏同志专门了解了这些情况。
他们首先来到书声琅琅的密云县第二小学。在六年级五班,胡启立、李鹏握着这个班的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齐秀华的手,向她问好。李鹏指着桌上的文具盒问一位小女孩:“可以看看吗?”小女孩答:“可以。”李鹏打开文具盒,看到里面有铅笔,还有毛笔,特别高兴。文具盒里还贴着一张小纸条写着:“克服缺点,努力上进”八个钢笔字,李鹏笑着说:“很好!”站在旁边的胡启立也低下头,轻轻用手抚摸着小女孩的头说:“你做得对!”
胡启立、李鹏同密云二小的教师们座谈。李鹏说:“明天就是全国第一个教师节,我们是来看望大家的,这是启立同志的建议。”胡启立说,四化成败的关键是人才,人才能不能培养出来,教育出来,这是件大事。你们在教育这个光荣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很辛苦。特别是在物质条件还比较差的情况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人师表,作出很大贡献,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看看你们,听听你们的意见和要求。齐秀华老师提出,现在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年教师,都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希望能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教师学习提高。李鹏说:“你们这个要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积极的。要创造条件,让中小学老师在业余或假期学习。全国有八百万小学教师,其中有近一半还没达到中师水平。你们学校都达到了中师水平,但还不满足,这是很积极的态度。看来,电大能有个师范专科班就好了,国家准备通过卫星搞一个教育频道,尽可能地提供学习条件。”
胡启立听说这个学校办了个印刷厂,便指出:“你们办了,就要加强管理,企业就是企业,要与教学分开。我们不提倡老师一面工作,一面又办工厂,可以安排专人来搞,可以请县里经济部门派人来帮助指导。校办企业不纳税,要把一部分收入交给学校,作为学校经费的重要来源。”
离开密云二小后,胡启立、李鹏又来到密云五中。这个中学在教学改革中,设了三个服装职业高中班,还办了一所有七个车间的服装实验工厂。他们看了服装职业高中的教学情况和工厂的生产车间、产品,询问了教师队伍、学生分配和产品销售等情况,并同部分老师座谈。李鹏说,发展系统的职业教育,是我们教育改革文件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发展这方面的教育,改变初中只能升高中、高中只能升大学的状况,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胡启立说,现在教育形势很好,教育事业的地位空前提高,大家对教育的认识也在提高。对教育,中央一抓,大家就跟上来了,看到了希望。中央下决心改革教育,把大家的思路打开了,全社会尊重教师的风气正在形成。你们自己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自信、自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胡启立、李鹏同五中、二小的老师们座谈后,又与两个学校的教职员工合影留念。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何东昌随同前往慰问。陪同胡启立、李鹏慰问的北京市委副书记徐惟诚,副市长陈昊苏还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两个学校赠送了录音机、计算器、图书等礼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