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为何这里有那么多党员干部卷进歪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0
第5版()
专栏:剖析与思考

为何这里有那么多党员干部卷进歪风?
从去年下半年起,河北省深泽县粮食系统一批党员干部在半年时间内搞各种名目的“平(价粮)转议(价粮)”、“议(价粮)转超(购粮)”、“转圈粮”共一千三百多万斤,骗取国家加价款五十多万元。1984年粮食局机关滥发奖金、补贴一万六千多元,人均五百多元。粮食局三名正副局长,除每人在局里领到七百元“奖金”外,三人还先后共收受下属粮站“赠款”七千三百元。深泽县粮食系统,这次犯严重错误的十四人全部是党员,其中股长级以上干部十三人,占同级党员干部的40%。
现在,深泽县委、县政府、县纪委已对粮食系统的问题作了查处。人们不禁要问:当新的不正之风刮来时,深泽县粮食系统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党员干部被卷了进去,甚至带头搞歪风?
放松世界观改造,走入泥潭
原党组书记、局长李敬海,1952年参加工作,1955年入党,当了十几年的公社党委书记,曾出席过地区级的先进人物代表会。可是,当发觉下级违反党的粮食政策,大搞买空卖空的“转圈粮”,直接挖国家财政的时候,他却默认了。后来,有人一下子送来上千元“赠金”,他虽然心里也感到不踏实,却一次又一次的收受了。李敬海在事后的检查中说:“我在深泽工作十几年了,已近退休年龄,又不打算回原籍,为了老婆,为了孩子,还是给个人留个后路吧。”因而他产生了三怕:一怕粮食局的利润上不去,显得自己没能耐;二怕奖金发得少,职工有意见;三怕个人捞不上钱。
(编者按:当新的不正之风袭来时,当大把大把的钞票突如其来地摆到面前时,某些老党员、老干部思想上很脆弱的防线崩溃了,而思想深处那些不健康的东西膨胀起来,把党的宗旨、党的利益统统淹没,很容易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谋取私利。李敬海的教训告诉人们,老党员、老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并不会自然的和时间、年龄成正比,也有一个不断改造思想,不断学习提高的问题。)
原副局长许怀彬,1949年参加工作,1957年反右时曾受到错误处理,之后由于他家庭出身不好而处处受到冷落。1979年他被平反,1981年入党,1983年担任粮食局副局长。然而,他却从反面吸取了经验教训。当下属单位内勾外联,冒假名,弄假账,挖国家财政的时候,他扮演了一个包庇、怂恿的角色。当下边送来不义之财二千九百元时,他欣然接收了。他在检查中说:“上级来电报要纠正‘议转超’,而我只是念一念,讲上几句套话。实际上对上级政策阳奉阴违,以此获得‘利润’,捞取奖金。”(编者按:曾经长期处于逆境的同志,如果以“受压自然正确”而自负,就会使自己的思想在怎样对待党和人民、怎样对待自己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向党和人民进行无所顾忌的索取,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二十九岁的副局长王彦民,懂专业,有文凭,是个尚未转正的预备党员。他在检查中说:当了局长后,想到自己有业务知识,又年轻,要是入了党,“官”位就会更加保险。他就带着这种动机入了党。入了党认为捞到政治资本,又是副局长,名利地位都有了。所以,他对自己的缺点不以为然,结果犯了错误。
深泽粮食系统犯错误的党员干部,尽管经历不同,错误情节有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缺乏一种为党、为人民多付出而少索取的思想。用犯错误的一位干部、议购议销公司经理刘书宣的话说:“那时,明知不对还干,都是钱催的”。
置党的纪律于不顾,难以自拔
去年9月,省、地粮食局发出传真电报,紧急纠正粮食系统“平转议”、“议转超”的问题,县粮食局也进行了“传达”,而实际上是千方百计地搞对策。当时,羊村粮站把本粮站准备清理的“议转超”粮食一百九十万斤报到局里,主管这一工作的业务股长和会计股长对粮站的同志说:“你们站全部冲回了,以后上级不再查,你们就吃亏了。要是查,你们报的数这么大,要抓你们的典型,别的站也要受牵挂。”之后,又介绍了其它站化整为零、化大为小的改账“经验”。于是,羊村粮站“议转超”的数量一下子降到了几万斤,“利润”由原来的四万元降到二千多元。留村粮站的指标数字也走了同样的“路子”。
由于粮食局领导干部带头违纪所产生的这种“连锁反应”,自去年9月一直延续到今年3月,非法活动愈演愈烈。省、地粮食局一再指示,如果12月份以前对各种违纪事件再不纠正,就要追究那里的领导责任。但深泽县粮食系统的一些领导人仍置若罔闻。县议价公司听说1985年度(4月份)不再下达食品销售指标,便乘机于2月15日作假销售五万二千五百四十斤,骗取国家利润六千六百九十四元。
党组织名存实亡,迷途难返
深泽县粮食局机关的一名党支部委员说:“我自当上支部成员以来,历来不起作用。”另一位支委说:“我当了五年支委,没有参加也没有听说过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支部生活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许怀彬说:“我不知道纪检工作任务是什么,也根本没有抓过纪检工作。”党组书记李敬海说:“我1982年调粮食局工作至整党前,只开过两次生活会,内容更记不清了。”一位老党员说:“我们局的党组,就两个人,一个书记也是局长,一个成员是副局长,什么党组不党组,有事俩局长一合计就定了。”
深泽县粮食系统共有党员一百零三名,占干部职工总数的35.2%。由于这里党的组织软弱涣散,把广大党员引向了见小利而忘大义的狭隘小圈子里,引向丢弃党性、追逐金钱的死胡同。县议价公司经理在一次会上说:“给小伙计们搞点福利”,于是,便把议价从外县购进的十六万四千斤玉米,造假以超购价卖给县粮库,得利四千八百九十二元,每人分了四百二十七元。这正如许怀彬在后来的检查时说的:“以钱管人,以钱管事,怎能不把广大党员引向邪路?”(编者按: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的方针、政策,要靠基层组织去贯彻执行。然而,深泽县粮食系统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却带头违法乱纪,包庇、怂恿下属单位肆无忌惮地骗国家、坑人民,这里的党组织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这个教训,应该引起各地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警觉!)
裙带关系盘根错节,丧失原则
粮食局的群众说:“粮食系统的队伍是父子兵、母女兵、夫妻兵。”全系统共有干部八十三人,在职工中干部子女、亲属就有八十五人,其中属于本系统干部子女、亲属有四十三人。在这些子女、亲属中,有四十一名是股长以上干部的子女和亲属。他们不但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且有二十五人把持着会计、统计等要职。粮食局一名原局长,其子是羊村站会计,其女是县粮库出纳,儿媳是城关粮站销售会计,外甥是大直要粮站保管。群众说:“这哪里还象一支国营企业队伍,实际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封建宗法式的裙带关系网。”
这种裙带关系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原一名副局长的女婿在一个乡当乡管员,有错误,无人敢追查。群众气愤地说:“一些干部子女,不是横行霸道,就是撒娇耍赖,领导管不了。”有人写信揭发留村粮站问题严重,县里派工作组驻了一个多月,查不清问题。什么原因?那里的干部职工说:公公当主任,儿媳当会计,怎能查清问题!
(河北省联合调查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