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春蚕”赞——看潘絜兹五十年回顾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1
第8版()
专栏:

  “春蚕”赞
——看潘絜兹五十年回顾展
  黄苗子
现代科学中的“仿生学”,似乎着重于摹仿自然生物对人类的实用效能方面,而艺术家们的“仿生”,则是摹仿生物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李可染同志以“师牛斋”为斋额,是以牛对人类勤劳服务的品质为师,潘絜兹同志的“春蚕画室”,则以蚕为人类付出一生精力的高尚精神为志尚。絜兹同志是一位工笔画家,他一辈子用蚕丝一样的精细线条,一笔一笔地为人间耕绘出悲欢哀乐,他从事美术活动已经五十年,半个世纪的耕耘,真不简单呀!“春蚕到死丝方尽”,他最欣赏李商隐这句名句。
絜兹同志的绘画,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画面明洁华丽,富于装饰情调,用笔鲜明清净、一尘不染;这种难能的造诣,说明作者对每一幅作品都是苦心经营,认真细致的。再则是色彩鲜艳而不染尘俗,作者往往用冷调子来衬托华丽色彩,因此色彩尽管很绚丽,却不带半点俗气,这种独特风格,为现代工笔重彩画放一异彩。第三是寓简于繁,画面尽管十分热闹(例如《九歌图》中的几幅),但却没有一笔多余的线和不必要的着色,因此有些作品,尽管色彩缤纷,线条复杂,但都有一个统一的调子和明确的层次,绝不是杂乱无章的。第四,基本功深厚,他在敦煌临摹研究北魏以至宋元壁画多年,再加上对古文物作过认真研究工作,深切了解不同朝代的服饰、建筑、器物、风习和礼俗,因此他那些以历史为题材的绘画,就绝不同于千篇一律的、摹仿舞台服装的“古装人物”。第五,潘絜兹的基本功还表现在其他的临摹(特别是在敦煌时期的临摹)与写生方面,“吐丝”的春蚕向来是一“丝”不苟的。他的临摹功夫认真细致,在这次五十年回顾展中,看了他的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和他那近于白描的写生习作,深感到他在艺术态度方面的严肃性,正因为有了这些基本功,使他不论在古代题材和现代题材的作品中,都有卓深的表现能力。
我和絜兹同志至少有三十年的结交,深知他治学、治艺刻苦认真,对朋友以诚相待。我平日有幸能经常看到他的创作以及他送我的多本艺术论著。这一次更能够饱观他五十年的创作回顾展,益发增加我的倾慕之忱。一位艺术家,不为名,不为利,象一条春蚕一样,吐尽自己满腹经纶,是为了世上人能够穿上绮罗,增加世界的美好,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敬佩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