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表明 “六五”期间积累消费比例有所改善 近两年积累有所上升,已引起重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3
第1版()
专栏: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表明
  “六五”期间积累消费比例有所改善
  近两年积累有所上升,已引起重视
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表明:“六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在调整、改革中顺利发展,重要原因之一是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有所改善,趋向比较合理。1981年的积累率由1978年的36.5%下降为28.3%。但近两年积累率又有所回升,1982年为28.8%,1983年为29.7%。
由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趋于合理,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国民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开始有了改善。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1983年国民收入达到四千七百三十亿元,提前两年实现了“六五”计划规定的1985年国民收入四千四百五十亿元的指标。今年,全国居民按人口平均消费水平,预计可达三百八十六元,比1980年的二百二十七元增加一百五十元,增长率为70%。剔除物价上升因素,居民实际消费水平,五年平均每年增长7.6%,超过过去几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平均增长速度。
但是,1984年的积累率又上升到31.2%,预计今年还要高一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行改革带来消极影响。近两年积累率回升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固定资产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仅就1984年的情况来看,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和预算外资金都有很大增加。据初步匡算,财政信贷和预算外资金用于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约为一千四百亿元,比上年增长40%左右。
有关负责人指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管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当务之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