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天山南北——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3
第4版()
专栏:

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天山南北
——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
新华社记者 康国志 梁鸣达
8月的天山南北,自然风光格外秀丽。新疆各族人民正以创造性的劳动,欢天喜地迎接今年10月1日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在这个喜庆的日子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访问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
王恩茂在区党委常委会议室热情接待了我们。会议室干净、舒适,地上铺着新疆风格的地毯。桌上摆着一盘盘红瓤西瓜。王恩茂指着西瓜对我们说:“新疆是瓜果之乡,瓜果成熟的季节以瓜代茶,请吧!”会议室里顿时活跃起来。
王恩茂是1949年王震将军率领的进疆部队的高级将领之一。当这支部队解放新疆后,他就一直在新疆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到无端迫害,于1969年离开了新疆。1981年10月,根据党中央的决定,他又重返新疆。他在新疆已先后工作了二十四年。从1952年起,他一直担任新疆党组织的最高领导职务,经历了新疆的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各项建设事业等各个历史阶段。
王恩茂联系个人经历,向我们谈了新疆三十多年来的变化。他说:“进疆当初,新疆没有一条柏油公路,不产一斤钢铁,没有一支现代纱锭,到处是经不起风雨的土坯房。进疆部队从甘肃酒泉出发,到达南疆重镇喀什,穿天山,走戈壁,在破烂不堪的土石路上徒步行军,整整走了三个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新疆已变成各项建设事业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新疆了。”
他引用了一系列对比数字,说明自治区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建设成就:
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一百零五点三亿元,比1955年增长了六点三六倍,其中工业总产值五十九点八亿元,增长了十四点五六倍,农业总产值四十五点五亿元,增长了三点三五倍。钢铁由零起步,1984年达到年产铁、钢、钢材各十多万吨;石油也几乎从零起步,1984年达到年产原油四百五十多万吨。到1984年为止,新疆已建成的公路总长达二点二万公里,比1955年增长了一倍多;民用航空发展到有十一个民航站,航线是全国省、自治区中最长的。粮食总产1984年达九十九亿斤,比1955年增长了二点三七倍;棉花总产1984年达三百八十四点六万担,比1955年增长了六点六五倍。粮食自给有余,棉花、食糖、瓜果大量外运。
解放初期,新疆只有一所高等学校,绝大多数县没有中学,文盲占人口的90%以上。所有的县和绝大多数专区没有医院,全疆只有十几名医生,科研几乎是空白,体育在全国更排不上名次。可是,到了1984年,全区已有十四所高等院校,各类中学两千三百二十五所,小学八千多所,在校学生总数达二百九十五万六千多人。卫生、科研事业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各项专业技术人员已有十六万多名,共取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二千八百六十多项。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各族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1984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五十一亿多元,比1955年增长七点一倍。全区农牧民人均收入三百六十元,比1978年增长一倍多。
王恩茂列举这些数字时,不看材料,不翻本本,脱口而出,如数家珍。
他在列举了这些成就后指出:“新疆的建设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并为今后的更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仅仅是实现了初步繁荣,远没有摆脱落后状态。”
王恩茂说:“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今后我们要集中力量加快各项建设的步伐,以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
接着他向我们介绍了新疆的丰富资源。新疆幅员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六分之一。有可垦荒地一亿五千万亩,可利用的草原七亿亩。地面、地下水总流量每年有一千一百多亿立方米。光照条件好,积温高,有利于植物生长。塔里木、准噶尔、吐鲁番三大盆地有巨大含油气远景。煤炭资源前景更为可观,居各省、市、自治区前列。目前,已发现金属矿种一百一十五种。
王恩茂说:“丰富的矿藏资源和自然资源是开发建设新疆的雄厚物质基础。新疆是我国的一块宝地,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待开发地区之一。新疆有这样好的条件,应该对我们伟大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恩茂说:“党中央和国务院已决定,到二十一世纪,要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基地。党中央的这一战略决策,是我们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赋予新疆和新疆各族人民光荣的历史重任。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但是只要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新疆是大有希望的,新疆一定能更加繁荣兴旺。”
王恩茂认为,多民族聚居的新疆要实现安定团结,实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件大事。他告诉我们,最近六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家宪法和其它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比较重要的地方法规二十二项,从法律上保障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各族人民的权益。这样,便从根本上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新疆的积极性。
王恩茂还十分强调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边疆建设的重要性。他说:“少数民族干部熟悉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要使新疆的各项建设事业取得更大成就,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是不可能的。”
他说:“自治区成立以来,全区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去年年底,全区已有少数民族干部十九万二千多名。自治区党委六名书记中有三名是少数民族干部;四名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了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全区十五个地、市、州除二个市以外,专员、市长、州长都是少数民族干部。”
王恩茂说:“今后,我们一定要继续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德才兼备、符合干部‘四化’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以适应新疆大规模开发的新形势。”
王恩茂还谈到新疆的民族关系问题。他认为,在新疆,政治形势安定的关键是搞好民族团结。他说,目前,“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这两个离不开的思想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和维护祖国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表示深信,各民族人民都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正象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会有矛盾一样,民族之间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就是出了问题也是能够解决的。
王恩茂充满信心地说:“新疆的安定团结、经济发展和人民富裕,前景是极为光明、令人乐观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