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新加坡速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3
第6版()
专栏:

  新加坡速写
本报记者 章世鸿
新加坡有它的独特风貌。有人说,小国好办事。实际上,小国有小国的困难。首先是自然资源缺乏。新加坡的淡水要靠马来西亚供应。全国没有农村,更没有农业,劳力也不免紧张。它的优势是地理位置好,扼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要道,新加坡便靠海港转口贸易起家。但仅仅依靠海港也不够。新加坡要能在经济上真正站起来,还得发展民族工业。于是利用地理优势,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各国资金、技术、人才,大搞合营企业或外国独资企业,同时扩大外贸,也向外国投资。这样做,经济发展确实快,人均产值已达五千六百多美元。海港吞吐量占世界第二位。空运事业也空前发展,海空交通可说辐射全世界。从新加坡出发,一天内可达四大洲。开放,必须交通先行,信息畅通,这两大问题,新加坡都解决得较好。
在新加坡,国外投资及其产业的数目惊人,其中投资最多的是美国、英国、西德,日本则偏向短期投资。新加坡地铁靠各国分段包建,进度很快,将在1987年完工。全国许多建设所需资金、人员和技术多数也来自国外。新加坡完全按现代化高标准进行建设,办公楼都很高级,电脑已普及各个领域,高层建筑千姿百态。有人说,新加坡是“微型超级大国”,这是就它的现代化水平而言。
经济上敞开国门,是否会导致丧失主权?主人答复我们说,他们好不容易争得独立,难道还会重走老路?第一,政府是独立的;第二,有经济实力,外汇储备很充分,并不依赖哪一个国家;第三,同许多国家建立经济联系,哪一个国家要垄断都是不可能的。而且开放出于国策,主动权在自己手中,各国只是分享经济利益,并不能形成势力范围。
在新加坡,支持开放政策的指导思想是它独特的立国精神。新加坡人在物质文明上努力学西方,而在精神生活方面却提倡东方精神文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这里是发扬讲仁义、尊老爱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美德,以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古为今用。不久以前,社会发展部政务部长庄日昆在讲话中指出,在新加坡下一阶段的建设历程里,文化建设应与经济增长取得平衡发展,他认为,不讲文化建设,国家就会沦为一个物欲横流、华而不实的社会。
新加坡政局比较稳定,政府正在大批提拔年青人到各级负责岗位上。最年轻的部长只有四十多岁,受过高等教育。这是推动经济稳步发展的基本前提。社会秩序也比较好。我们每夜看电视,节目都比较健康,广告也比较文雅。没有赌场,马路上很少见到游手好闲的人。全岛绿草如茵,有花园城市之称。市内看不到大卡车,轿车川流不息,但不鸣喇叭,因而,闹市不闹。环境卫生工作做得很出色,无论大街小巷,看不到痰迹,找不到一张纸片,正在兴建的建筑物不少,但马路上见不到建筑废弃物和垃圾。政府规定,扔一张废纸罚款五百元,但看来人民已养成卫生习惯,并非单靠经济手段。
新加坡人常说,他们没有名胜古迹,这也许是缺点,但因此也没有封建陈旧的传统观念,又是件好事。新加坡公民基本上是几代前才移居来的。那时,华人、马来西亚人、印度人在本国生活困难的,纷纷到这里来当苦力,做小生意,逐步创业,才有今天。他们具有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目前的青年不过是第二代或第三代子孙。可以说,今天新加坡的发展,正是他们的创业精神的成果和象征。(附图片)
  花园城市——新加坡。      新华社记者 程至善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