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红烛,还在燃烧——记退休老教师沈千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4
第3版()
专栏:

红烛,还在燃烧
——记退休老教师沈千均
本报通讯员 刘志中 朱新华
在江苏省靖江县土桥乡永奠村,有位叫沈千均的七十岁的退休老教师,在家乡为农民办了十四年夜校。我们慕名前去拜访这位须发皆白的老人。
这是一所普通的农舍,三间瓦房朝南,左右各两间小屋,院内一棵碗口粗细的梨树,正盛开着洁白的梨花。很巧,因为天要下雨,沈老师没有出门。我们自我介绍以后,沈千均就谈起了他十四年来办夜校的酸甜苦辣。
沈千均1946年就在乡里创办小学,当了二十六年的小学校长。“文革”期间,他被一斗二批三罢官,1972年年初被勒令下放回家。
回家的当天下午,生产队长找上门说:“你回来得也好,我们正为没有扫盲教师在犯愁呢。你帮办扫盲夜校吧。”沈老师一听,喜出望外,一口应允下来,教室就定在他家堂屋里。第一次开课的那天晚上,沈老师站在四五十个乡亲们面前,看见他们那一双双粗糙的手连铅笔都不会拿,思绪万千,眼泪不觉夺眶而出,他哽咽着说道:“我们永奠村历来很穷,越穷越读不起书,越不读书,也就越穷。如果大家愿意,我从今往后一直到死,专门教你们识字、学文化”。在场的妇女们听着,眼睛也湿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沈千均把心都掏尽了。那时全村办了五个扫盲夜校,别的夜校越办人越少,沈老师却越办人越多。原来,沈老师教书耐心和气,上课准时、灯也亮堂,还发给大家铅笔本子,家里人都挺客气。把人们都吸引过来了。人多了,沈老师有些手足无措,但他还是微笑着全收了下来。他把一百多人编成六个班,每晚教三个班,教室不够,他把西边两间储粮的小屋也腾了出来,添了两盏油灯,还把初中毕业的儿子沈巧平请出来当辅导员。1974年,沈老师的扫盲班改成了文化夜校,他就更是一门子心思扑在教学上。
1975年以前,沈千均每月只有十五元生活费,全家八口人都靠工分吃饭,家境比较贫困,可是,夜校的一切用品,从学生用的课本、铅笔、练习本到教课用的粉笔、点灯的煤油都是他免费供应。有一次,四十三个学员的作业本都只剩一两页了,需要两块多钱去买,可他家也只剩下两角六分钱,急得沈老师团团转。最后只好卖掉了一只母鸡。当儿女们抱怨他时,他却和气地说:“就当我吃掉的,可不要说出去。”
1977年以后,沈千均办的每年一期的农民夜校更吸引人了。农民夜校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农村中常用的珠算、书信、借条、契约、对联的写法,农药、化肥的性能和使用,禽畜的饲养和防疫,庄稼的栽培和管理都教。后来他又增设了时事、政策课,还有读报、讲故事,并请来音乐教师教歌。前几年,党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沈千均的生活条件也好转了。为了满足青年们的求知欲望,办好农民夜校,沈千均订阅了十五种报刊供大家阅读。
沈千均办农民夜校不拘形式,比如某天要教预防鸡病的课,几天前就开始放风,凡是有兴趣的都可以来听。村里刘玉成老汉的外甥陈奇从黑龙江迁居回来,被分配到商店当营业员,马上就要上班,可他不会打算盘,急得饭都吃不下,刘老汉说不要紧,沈老师的农民夜校教珠算,你去学吧。可这时夜校的珠算课已经教完了,沈老师就把陈奇收为临时编外学员,晚上没功夫,白天教,一个星期后,陈奇高高兴兴上班去了。
夜校学员中女青年占了一大半。十八九岁的姑娘晚上出门,庄户人家总有些放心不下,沈老师想到了这一点,他每晚下课,都一个个送到家。他把学员分成东西两路,送完西路,再送东路。为这他还特意买了盏马灯。虽然村子不大,两个来回也要有五六里地呢,永奠村的人只要在晚上九点钟左右看到一盏灯火在村前走动,不用问就知道是沈老师送学员回家。
去年4月,沈千均因鼻腔患有恶性肿瘤,住了医院,9月份病情稍有好转就出了院,大家劝他从此应该好好养病,恢复健康,可是沈千均却一心想恢复夜校。他躺在家里合计着,这十几年间,村里已有一百五十多人脱盲,四十六人达到初小文化,三十五人达到高小文化。如今有的当了乡村干部,有的成了技术工人,有的做了农科员;原来目不识丁的男女老少现在能看报、阅书、写信,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了解国内外信息。下一步该怎么办学呢?他想起近年来,村里很多人不懂法律常识,常闹些不必要的纠纷,便写报告给乡党委,提出由他在附近两个村开办一个农民法制夜校,乡党委负责同志拍手叫好!还为他聘请了教员、提供了教材和课堂,考虑到他年已古稀,又指派人帮他组织筹备。
今年4月下旬,当沈千均主办的农民法制夜校开课时,他发现学员中不少是他过去扫盲班的学员,那时的小姑娘、小伙子,眼前已是孩子的妈妈和爸爸了。可是这些学员却觉得沈老师精神仍不减当年。
是啊,这支乡间的红烛,还在燃烧,发出全部的光,照耀着农民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