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尼日利亚新政权面临的经济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5
第6版()
专栏:综述

  尼日利亚新政权面临的经济问题
  李红
九月十日,尼日利亚组成新政府,并于十二日宣誓就职。这是尼日利亚武装部队于八月二十七日发动军事政变、宣布接管政权后成立的新政府。而在这次军事政变后,陆军参谋长易卜拉欣·巴班吉达即担任了新总统和武装部队执政委员会主席。
尼日利亚这次政权更迭,主要是由于经济严重困难所致。尼日利亚是拥有八千多万人口的非洲大国,石油储藏特别丰富。七十年代石油生产蓬勃发展,产量达到一亿吨,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国民生产总值也大幅度增长。进入八十年代后,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石油价格下跌,尼日利亚的石油产量从正常年景的日产二百三十万桶降至一九八三年的日产一百二十四万桶,原油年收入也从一九八○年的二百三十多亿美元降至一九八三年的一百零一亿美元。尼日利亚经济因此陷入困境。工农业生产下降,债台高筑,物价飞涨,食品匮乏,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尼日利亚军队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发动政变,推翻了执政四年的沙加里文官政府,建立起以布哈里为首的联邦军政府。
在布哈里执政期间,尼日利亚的经济并未根本好转。由于国际上石油价格连续下跌的影响,目前尼日利亚的石油收入只有五年前的一半。再加上外债累累,几乎要用石油收入的三分之一去还债。
另外,农业生产恢复缓慢。六十年代初,尼日利亚农产品出口曾占全国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二。当时尼日利亚是世界第一油棕生产国,非洲第一橡胶生产国,世界第一花生出口国,世界第二可可出口国。然而由于“石油热”,农业生产长期被忽视。一九六○年曾出口十九万吨棕榈油的尼日利亚,一九八三年却进口了三十五万吨植物油。粮食愈来愈仰赖进口,一九七○年以前,年进口粮食约二十万吨,一九八二年却进口了二百五十万吨粮食,一九八四年仅从泰国和巴基斯坦进口大米达六十八万吨。尼日利亚人口每年递增百分之三点五;而农业生产每年只递增百分之一,赶不上人口增加。
为了渡过难关,布哈里军政府曾采取紧缩政策,缩小基建规模,限制进口,裁减人员、压缩开支,冻结工资,增加税收,扩大石油出口等。但结果是工业缺乏原料和零配件,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失业人数超过百万;市场上基本商品奇缺,粮食和必需品价格猛涨,通货膨胀率达百分之四十。尼日利亚货币一再贬值,人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失望情绪日增。医生罢工、学生罢课、宗教骚乱接连爆发。中下级军官也十分不满。
对于如何解决尼日利亚日益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军政府领导人意见分歧。布哈里等主张严厉对待沙加里等在押前政府人员,下令禁止知识界、新闻界与政府政策相悖的言论,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尼日利亚贷款条件苛刻,拒绝与它谈判贷款等等。巴班吉达等则认为布哈里对国家重大问题采取了“僵硬和顽固态度”,在克服经济困难方面,“改革的步子太慢”,指责执政班子滥用职权,“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对付想象中的反对派方面”。由于一九八三年发动政变的大部分原因仍存在,因而举行了尼日利亚独立以来武装部队的第六次夺权。在一九八三年的军事政变中,巴班吉达也是积极策划者。
巴班吉达执政之后,立即释放了布哈里政权关押的近一百名政治犯,其中有前内阁部长、政治活动家、学者、新闻记者,表示要把国家从“政治歧途”和“经济灾难的边缘”拯救出来,准备进行“全面的战略性经济改革”。
尼日利亚面临着许多问题,要克服持续多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并非易事。新军政权要完成的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