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在最近多次会见世界一些国家的政治家和领导人时 邓小平畅谈国内外形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8
第1版()
专栏:

  在最近多次会见世界一些国家的政治家和领导人时
  邓小平畅谈国内外形势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据《瞭望》周刊报道:最近几个月来,邓小平同志多次会见来自世界各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家和领导人,就当今的国际风云和中国的航程畅述他的见解和抱负。
邓小平说,中国在八十年代要做三件事情,就是三大任务:第一件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件是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把中国发展起来;第三件是实现和平统一我们的国家。这三件事情的关键是四个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说,我们多次向世界声明,中国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力量,我们最需要和平,我们不希望战争。我们的一大任务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首先我们要取得第一个二十年的和平,再用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没有和平环境不行。所以,我们希望至少二十年内不打仗,更希望七十年内不打仗。那我们就可以有时间从从容容地搞我们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当然,如果打起来了,怎么办?那我们说,打完了再建设,不过时间要延长一点。所以,我们是真诚地希望和平的。如果真是二十年、三十年不打仗,五十年之间不打仗,这个战争就有可能避免。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根据这一任务,这一方针,解决国际上的问题,解决我们与各国间的问题,也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如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我们的对外政策有了一个调整,就是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一切和平力量都是我们的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也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于任何集团。执行这一政策差不多已有三年时间,已经见效。这一政策对维护和平比较有利。
邓小平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我们要坚持。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是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的最大目标和崇高理想。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邓小平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
在谈到从何处着手时,他说,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我们确定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要实现我们的第一步目标和第二步目标,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资金不行。关起门来是不行的。这叫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还包括教育等其他各行各业。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中国人口的80%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80%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80%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上。
  农村改革经过三年的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可以肯定,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农村改革取得成功以后,我们就转到城市。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更复杂,而且有风险,特别是我们经验不足,信息不通。中国社会过去闭塞,造成信息不通,是一个很大的弱点。城市改革每走一步,每采取一项措施,都会影响到千家万户。但是有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作借鉴,加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有风险,可以避免犯大的错误。当然小错误、中错误总是难免的。
邓小平还指出,我们经常讲四个现代化,往往容易忽略了主词——社会主义。我们对内对外实行开放都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但是比较起来,最大的益处是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开放政策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补充。中国几千年,近代史一百多年,从鸦片战争起,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结果搞得“民穷财困”。因此,开放政策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补充。
邓小平强调,中国将继续执行已经确定的方针。他说,我们相信我们能成功。因为这是为国家为人民办最好的事,能取得人民的支持。凡是符合人民利益又能得到人民支持的事,大体上肯定会成功。不搞改革,不坚持开放政策,我们制定的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这是一个关,这个关必须过。我们的开放政策和经济改革是要坚持到底的,不会变。变就意味着没有出路。中间会有曲折,甚至犯大大小小的错误。那不要紧,有了错就纠正。总之,应该经常地、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
邓小平在谈到即将举行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时说,这次会议有两个中心议题,一是使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书记处成员年轻化一些,二是讨论通过党中央关于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建议。他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把重担放在比较年轻的、身体较好的同志身上了。现在的事情主要靠胡耀邦、赵紫阳同志他们去办。我们现在正在搞第三梯队,选一些六十岁以下的人,还尽量找一些四十岁左右的人。以后还要建立第四、第五梯队。中国不但要坚持开放政策,而且要在人事制度上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