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理想之路就在脚下——记黑龙江双鸭山市殡葬所一批年轻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8
第4版()
专栏:

  理想之路就在脚下
  ——记黑龙江双鸭山市殡葬所一批年轻人
  本报记者 徐江善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殡葬所职工,最大的三十四岁,最小的十九岁。他们虽然整天和死尸、骨灰盒打交道,但从无怨言,工作一直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为了减轻死者亲属的悲痛,他们创造了优美的环境,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青年人谁不希望自己的青春能迸发出绚丽的火花?他们有的想当一名白衣大夫,有的想当艺术家,有的想当工程师。可是,生活却安排他们当了一名殡葬工人。青年工人于长海,1977年从部队复员,想到机关工作,或当一名汽车司机,可他却被分配到殡葬管理所。一次,一位老同学为他介绍女朋友,双方见面后都挺满意。可是,当小于告诉她自己在火葬场工作时,那姑娘惊诧了:“你是炼死人的?”姑娘悄然退却了。于长海的情绪低落了,向领导提出调动工作的请求。那时,殡葬所正组织职工学习青年工人齐力的事迹。1982年,胡耀邦同志亲切接见了天津市火葬场遗体美容师齐力,赞扬他是一位有理想的青年。“火化工照样有出息,总书记还赞扬呢。”座谈会上青年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使小于陷入了沉思。所领导找他谈心,启发他把平凡的工作与四化大业联系起来。所领导语重心长的话语象甘泉,滋润了小于的心田。他终于懂得了,在我们国家,每个行业都是有出息的,都通向理想之路。小于重新焕发了工作热情。他刻苦学习文化,并多次到外地参观学习,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把平射式火化炉改造成反射式火化炉,提高工效一倍,减少耗煤量三分之二。去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市劳模大会,市政府给他记大功一次。于长海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也赢得了真正的爱情——女教师李双凤与他结成了伴侣。
副所长赵俭告诉记者,这个所的党支部坚持对青年工人进行革命理想教育,使青年工人认识到,热爱本职工作,就是在从事理想的事业,理想之路就在脚下。青年工人邢凤华在骨灰堂工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也不休息,每天不停地擦、扫,把骨灰堂收拾得干干净净。有人说:“一个姑娘家,整天守着骨灰盒,有啥意思?”小邢说:“擦擦、抹抹,看起来很平常,可是,国家怎么能没有殡葬行业?亲人逝去,亲属总是悲痛的,我们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去解除亲属的悲哀,使他们把力量用在四化建设上,谁能说这项工作没有意义?我们不能离开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空谈理想。”
现在,在这个殡葬所工作的年轻人热爱自己的工作,把环境美化得如花园一般。1981年,这个市的火化率仅达48%,现在达到98%以上。今年春天,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们“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人们称赞他们是有理想的年轻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