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沿喀喇昆仑公路旅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8
第6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沿喀喇昆仑公路旅行
  本报记者 史宗星
三、小城吉尔吉特
汽车在印度河谷跑了三百多公里,待冲出峡谷的刹那,视界陡然开阔,一片平坦的绿洲展现在眼前。我们来到了巴基斯坦北部的行政中心吉尔吉特。
喀喇昆仑公路沿线的大小村镇中,唯有吉尔吉特具有小城市的特色。人口已过三万,市面比较繁华。因为它是中巴边境贸易货物的集散地,被人称为“友谊公路上的明珠”。
一天中午,我们乘直升飞机,从空中鸟瞰吉尔吉特的风貌。这是个典型的山区盆地。森严嵯峨的大山耸立四周,山躯裸露,呈灰暗色。与这光秃的大山相比,吉尔吉特所处的绿洲就象一块绿宝石,显得生机勃勃。小城的街道、房屋还算整齐,城外的土地精耕细作,全都种上了庄稼。由于自然环境所致,这里的每寸土地都受到人们的珍惜。
吉尔吉特河带着雪山的寒气贴城边流过。河水来自高山融雪,很凉。一天中午,我们把随车带的几瓶热烘烘的“可口可乐”浸入河水,五分钟不到就成了道地的“冷饮”。雪水,在整个北部地区被视为“生命之泉”。旅途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凡有人烟和绿色的地方,定有一股雪水清流在那里淙淙流淌。
紧靠河边有个公园。绿草如茵,大树参天,是小城居民憩息之地。公园里有座四五米高的纪念塔,塔顶擎起一只铜雕的大山羊。山羊精神抖擞,栩栩如生,是吉尔吉特的标志。酷爱自由和具有斗争传统的吉尔吉特人民,把山羊作为勇敢和自由的象征。
七千八百米高的拉卡波什雪峰,在城东北巍然耸立,是吉尔吉特的一景。有人说它象颗银光闪闪的牙齿,更有人形容它象含苞欲放的雪莲。由于早晚晴阴不定,拉卡波什的景色也随时变化。有时被白云缭绕,若隐若现,象位白净美丽的少女蒙上了面纱;有时受夕阳斜晖映照,反折出一片强烈的金色光辉。在一个与雪峰遥遥相对的山坡上,新建了一座舒适的旅馆,名字就叫“拉卡波什”。许多游客慕名住到这里,一早一晚就坐在自己房间的阳台上眺望雪峰的迷人景色。
小城很热闹。店铺毗连,商品丰富。这里的一大特色,是中国货多。除一家专营中国商品的“中国商店”外,其它店铺也有中国的丝绸、磁器、座钟、热水瓶和多种工艺品。一些没有机会去中国的巴基斯坦人,把到吉尔吉特出差或旅游看作是采购中国货的难得好机会。
吉尔吉特建有机场,每天有一架可载四十人的小飞机从伊斯兰堡飞来,稍停后又载客返回。这条空中航线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也常给旅客造成烦恼。由于沿途山高,小飞机只能在印度河谷两侧的大山之间飞行,稍遇气候不佳,航班就被取消。办妥了乘机手续的旅客,有时不得不等候两天、三天、甚至一个星期。每当遇到这种困境,不少人干脆退掉机票,改乘喀喇昆仑公路上的公共汽车。目前,每天有四班公共汽车往返于吉尔吉特和拉瓦尔品第之间。
四、巴中友谊热
在吉尔吉特,我们参加了巴—中友协分会的成立活动。成立大会在一家旅馆的院子里举行。会场搭起了花帐篷,地上铺着红地毯,场面庄严而又热烈。有三百多人参加了大会。巴基斯坦联邦政府的克什米尔和北方地区事务部长、巴—中友协全国委员会的领导成员和中国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同乘一架直升飞机特意赶来祝贺。
人们在会上发表了赞颂中巴友谊的热情讲话。联邦部长说,“巴、中友谊是建立在两国人民传统的友好关系和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友谊会越来越深”。他称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可靠的朋友”,喀喇昆仑公路是“国际合作的一大杰作”,也是“巴、中两国永远友好的象征”。六十四岁的友协分会主席阿巴斯也讲了话。这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先朗诵了一段波斯诗句,表达了对与会的中国客人的热烈欢迎:
“来吧,朋友!
我们的大门总为你们敞开。
莫要犹豫,
迈开大步!
在我们这里,
充满着对你们的友谊和热爱。”
阿巴斯老人称颂古代的“丝绸之路”为中巴两国播下了友好的种子,赞扬现代化的喀喇昆仑公路把两国人民的心更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那天,友协分会举办了中国建设成就图片展览。图片共七十多幅,引起了小城人民的浓厚兴趣。展览会开幕式上,友协宣布成立“丝绸之路有限公司”。这是个民间机构,意在促进中巴两国间的边境贸易和旅游事业。
大使馆的同志带来的七部中国纪录影片,在小城里连续上映了五个晚上。每晚连放两场,有时三场,观众场场爆满。友协还安排了一次妇女专场,许多常年不出家门的妇女生平第一次从银幕上看到了中国。
(待续)(附图片)
  图为吉尔吉特市公园内的纪念碑。顶部是一只铜雕的山羊。
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