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江西省桑海味精厂运用科学深度加工农产品 研究成用大米直接生产葡萄糖新工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9
第4版()
专栏:

  江西省桑海味精厂运用科学深度加工农产品
  研究成用大米直接生产葡萄糖新工艺
本报讯 记者谢联辉报道:江西省桑海味精厂利用本省丰富资源,在专家们协助下,研究成功用大米直接生产葡萄糖的新工艺,闯出了一条农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的新路。这项工艺投产一年多来,取得较大经济效益,使每斤价值一角四分钱的大米,能创造出一元七角九分的产值。
桑海味精厂是以生产味精、葡萄糖和山梨醇为主的工厂,过去,其生产原料主要是玉米、红薯淀粉。玉米要从东北调运,运费昂贵;红薯淀粉虽在当地收购,但价高质次,数量无保证。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他们组织科技人员查资料,走访专家,于1983年4月成立了试验小组,试用当地资源丰富的大米生产葡萄糖。
用大米生产葡萄糖,在国内外没听说过,困难很多。他们得到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的大力支持,并派出副主任药师林勇担任技术顾问,积极参与和指导试验工作。试验小组根据酶作用专一性的原理,进行各种对比试验,利用半年左右时间,研究成一套“大米直接生产葡萄糖新工艺”。采用这套新工艺,省去了提取淀粉工序,生产周期缩短了二十多个小时,每吨葡萄糖生产成本降低了一百三十多元。据测,一吨大米可生产一千二百五十斤葡萄糖,再由葡萄糖转化为二千零八十多斤山梨醇;每吨大米生产葡萄糖时可得二千三百多斤母液水,能生产含量80%的味精二百四十多斤;最后剩下的米渣,还是禽畜的上等饲料。
经有关部门鉴定,大米直接生产的葡萄糖,质量符合卫生部部颁口服葡萄糖标准,工艺程序基本成熟,并具有独到性、先进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