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浅谈生命科学发展的趋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9
第5版()
专栏:

  浅谈生命科学发展的趋势
  厦门大学 黄渭铭
当前,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还十分肤浅。譬如,睡眠几乎占了每个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而人们至今只知道睡眠是最好的休息形式、睡眠可以消除疲劳等肤浅的知识,至于人为什么要睡眠,能否缩短人类睡眠的时间等等,却不能作出科学而详尽的回答。
近几十年来,生命科学已受到普遍的重视,它的许多分支科学,如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理学、脑化学、心理生理学等应运而生。但是,它们都是将人体的各个部分单独进行研究的。其实,人体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从整体上来研究生命科学将显得更为必要。
人们研究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细胞生物学对细胞结构和各类细胞功能已揭示得一清二楚,应用场离子效应显微镜,对生物的大分子、小分子、无机水合离子等也能准确地加以辨别。尽管如此,仍未能完满地揭示人类生命运动的规律。因为解剖、显微所观察研究的东西毕竟是死的或者是离开了人的生命运动整体的。而生命由“生”到“死”,由在体到离体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也就无法对生命活动的本质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人体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系统,在神经中枢的指挥下,人体中多种细胞之间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人的生命过程。因此,单个细胞的构造、功能的总和,决不等于人的生命活动。同样,孤立的、局部组织的构造和功能,与它们在整体中的行为也不一样。人体又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只想改变一个因素,在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整个系统的反应,所得的结论当然是不可能正确的。然而,目前的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在研究人类生命运动的规律时,正是把它们分隔开来研究的。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波利哥京曾经指出:“懂得了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就可以理解生命,这曾经是生命科学的基本信条。这种观念根源于‘现实世界简单性’的信念,而当前,物理科学的整体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处于结束‘现实世界简单性’的信念阶段,人们应当在各个单元的相互作用中去认识整体。”波利哥京还指出:“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与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在我国古代哲理中,“心”和“身”(即精神与肉体)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如《淮南子·道厚训》中就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俱伤矣。”也就是说,人是精神、气、肉体三位一体的。肉体是生命的基础,气是生命活力的体现,而精神则是生命的主宰。
著名的科学史专家李约瑟曾经指出:“谁知道心身有关概念的未来发展将会在医学中引起怎样进一步的发展呢?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的科学思想可能会在科学发展中发挥大于人们所承认的作用。”如果说分子生物学是当前生命科学的先锋,那么,综合的、整体的人类生命学将是生命科学潜在的、未来的主流。通过对综合的、整体的人类生命学的研究,必将会进一步揭示人类生命运动的规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