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既转“户口”又转“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20
第2版()
专栏:我说经济改革

  既转“户口”又转“粮”
  龚贵
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央各部和省,除了少数部门和行业有特殊情况外,所属企业原则上要下放到所在城市管理。这项重大改革,对于简政放权,政企职责分开,对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域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大中型企业由中央各部和省下放到中心城市以后,会遇到一个急待解决的“口粮供应”问题,这就是原材料渠道不通,资金不落实,环节不衔接。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只是简单地宣布一下企业下放到城市就完事,或者是举行一下移交手续就撒手不管,缺乏做大量、细致的衔接工作,没有把人财物、产供销的渠道疏通,甚至没有把企业急需的原材料切块拨给中心城市。用企业的话来说,这是光转“户口”不转“粮”。这样下去,大中型企业还是难于搞活的。
太原重型机器厂是全国有数的几个重型机械骨干企业之一,原属机械工业部直接管理。从今年1月份,这个企业下放到太原市以后,就遇到一些难办的事情。焊接分厂是机械行业的重点,进行技术改造急需大量贷款,由于太原市的贷款指标有限,无力解决。太重今年急需三点六万吨至四点五万吨废钢,而太原市今年才有一点五万吨可分配的废钢,就是全部拨给太重也满足不了需要。诸如此类的事还有不少。这种光转“户口”不转“口粮”的做法会导致中心城市管理不好下放企业。
解决这个问题,中央各部、省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在下放企业时,认真做好人财物、产供销诸方面的衔接工作。特别是对大中型企业所需的资金、原材料,最好是戴帽、切块给中心城市,然后由中心城市直接拨给企业,任何人不得截留。此外要扩大中心城市的权力,提高城市的承受能力。同时,城市经济管理部门随着企业下放也要相应改革,多用经济杠杆去引导企业,多用经济法规管理企业。
(注:作者工作单位是山西日报经济部)
告读者
根据读者要求,本报工商部已将本专栏文章汇编成册,预计年内出版。书名仍为《我说经济改革》。全书共收文章一百二十八篇。近期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征集订户。以后本栏刊登的文章,将编辑出版续集。——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