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不能关起门来建设精神文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20
第5版()
专栏:报刊文摘

  不能关起门来建设精神文明
叶秋同志在《对外开放与精神文明》一文中指出:一提到对外开放,一些同志立即想到它给我们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不良影响,于是警惕地把守着精神文明的大门。似乎,对外开放带来的只能是物质文明的进步,对精神文明没有好处。作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关起门来建设物质文明不行,关起门来建设精神文明同样不成。
作者说:在谈论外国精神文明的时候,至少必须搞清两点。第一,国外不等于资本主义。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并非只有我们中国。对外开放,自然也包括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放。第二,我们在精神文明方面有人类最先进的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不能代替和包括一切精神文明,而且,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是我们一国、也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国家在精神文明方面存在许多腐朽、肮脏的方面,这是需要我们在对外开放中警惕、识别和抵制的,但同样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国家在精神文明方面,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方面,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的精华。
作者举例说:如果我们把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男子汉大丈夫”作风革除一下,象世界许多国家那样,养成尊重妇女的社会风尚,又该是多好。斯大林所十分赞赏的美国人的求实精神,不也是美国的精神文明的一个方面吗?
作者最后指出:精神文明是全人类的文化结晶,我们没有理由在这方面继续闭关锁国。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有许多腐朽的东西,这是事实。但切不可在抵制这种腐朽东西侵入的时候,把一些良好的、健康的精神文明这个“婴儿”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
(摘自《工人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