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评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20
第5版()
专栏:书刊评介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评介
  李侃 龚书铎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已由中华书局出版)是王庆成同志三十年来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成果。书中涉及对太平天国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史事的考释和新资料的评介,以及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内容丰富充实,是一部有学术价值的论著。
太平天国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洪秀全的早期思想、金田起义的日期、定都南京等问题,较长时期来都有一种已为人们所接受的说法,似乎成为定论。然而作者没有囿于传统的成说,而是经过认真研读资料,缜密地加以分析,在审慎的独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新看法。例如,关于洪秀全早期思想的评价,传统的观点认为,洪秀全在1837年就萌发了反清革命思想,1843年应试落第后,创立拜上帝会,就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他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著作,宣传了政治平等、经济平等、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奠定了太平天国革命的理论基础。作者在本书的《论洪秀全的早期思想及其发展》一文中,提出了与此不同的新见解,认为洪秀全在青年时代追求功名,1843年后功名失败,信从《劝世良言》,希望通过拜上帝以改造世道人心、拯救社会;1847年后在现实阶级斗争推动下走向革命道路。他的著作中并没有政治平等、经济平等思想,它们不是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相反,他在决心反清后,修正了早期著作中宣传的不杀、忍让、安贫乐命等思想,转而采取了某些适合于农民战争利益和需要的观念,其纲领是平均主义的,也是专制主义的。作者对于太平天国史这样一个重要问题的探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仅关系对洪秀全的评价,而且还涉及太平天国的性质等问题,对推动太平天国史研究有积极作用。
在开辟新的领域方面,本书最突出的是关于太平天国宗教问题的研究。建国以来,在批判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宗教革命的错误观点后,都回避或否认宗教在这次运动中的作用。事实上宗教不仅存在于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而且始终都在起作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研究它,才会加深对太平天国的认识。作者在这方面认真探讨,做出了成绩。收入本书有关这方面的论文有十一篇,涉及的内容包括:拜上帝会的创建、宗教要旨及教义的中国化;洪秀全的上帝观念和对上帝称谓的来源;太平天国的天堂、地狱观和上帝执行赏罚方式的特点;太平天国“魔鬼”名词和观念的来源及其政治意义、伦理意义;“圣神风”、“圣神电”的历史和意义;洪秀全改“太平天国”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的时间、实际情况、意图和作用;太平天国上帝的大家庭和小家庭的理论及两种“上帝家庭”的互相交织和矛盾,等等。作者既着力于要弄清楚太平天国宗教本身的问题,诸如它的独特性,称谓、名词的来源和含义等,又不局限于宗教本身,而是把它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个历史过程结合起来考察,探究它对太平天国的兴亡所起的作用,从而使读者对太平天国有更全面的认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