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安徽省一批退居二三线和离休的老干部 把“余热”献给教育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21
第3版()
专栏:

安徽省一批退居二三线和离休的老干部
把“余热”献给教育事业
本报讯 安徽省一批退居二三线和离休的老干部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当地教育界传为佳话。
原省顾问委员会筹委会主任李世农同志,年逾七十,仍经常奔波于一些师范学校和中、小学校。他认真听取学校情况的汇报,参加座谈会,随班听课,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积极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建议和协助地方党政部门做一些工作。李世农还欣然担任合肥师范学校的名誉校长。近悉,合肥市政府和省教育厅认真研究了李世农的意见,决定在两年内对合肥师范学校安排基建投资三百万元,对学校进行全面改造。
省顾问委员会主任袁振同志最近深入到无为师范、庐江师范等学校,了解师范教育的发展情况,针对教育上的实际困难,致函有关政府部门,希望切实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建议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原副省长魏心一同志担任了徽州师范的名誉校长,他来到学校,研究如何在教育改革中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办好乡村师范,培养农村所需要的小学教师。魏心一和原省妇联主任应宜权、原省轻工业厅厅长杨健等老同志,为促进安徽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地方性法规的制订和实施,分头深入到皖南皖北各县的农村、山区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这一方案已于去年10月经省人大常委会议批准通过,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老同志对农村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十分关注,他们来到六安、巢湖等地区了解改革的进展情况,总结和推广教育改革的试点经验。
离休老红军、原六安军分区副政委黄锦思同志是教育的热心人,他多年如一日,在教育战线东奔西跑,自费搞调查研究;他多次投书或来到有关部门积极反映问题,提出建议。黄锦思还应邀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给大中小学生做革命传统教育的报告,并被团省委及一些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许多中小学教师说:“在黄老身上,我们看到了老红军的本色。”
一批教育界的老同志更是终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们不在其位,心系教育。原省高教局局长陈韧、副局长詹卓,原安徽大学校长孙陶林,原安徽师范大学校长沙流辉,原省教育厅厅长明克诚、副厅长丁丁、王世杰等同志仍然在省内外进行教育工作的调查研究,参与教育咨询活动,提出教育改革的设想和建议,为安徽教育事业的发展出谋献策,为解决教育战线的问题奔走呼吁。这些老同志有的亲手撰写论文、回忆录,有的编写教材、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有的组织社会力量创办了“江淮职业大学”和其它学校。
最近,李世农、袁振、兰干亭、侯永、魏心一、李广涛等十三位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又联名建议成立安徽省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协会”,得到省委的高度重视。 (李向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