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克服“中梗阻” 搞好配套改革——石家庄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22
第2版()
专栏:

克服“中梗阻” 搞好配套改革
——石家庄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见闻
本报记者 莫新元 李文 张国荣
编者按:石家庄市的企业所以能够越搞越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委、市政府重视经济职能部门的配套改革。他们不是先急于撤、并机构,更换招牌,而是把各经济职能部门置于改革的第一线,借助企业搞活产生出来的“冲击波”,看清管理体制中的弊端,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冲击——改革——再冲击——再改革,从而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推向深入。
搞活企业最大的难题,就是各经济职能部门的改革不同步。石家庄市的领导找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钥匙。石家庄市的改革,不是先在上层建筑做文章,撤并机构,更换招牌,而是先在基层推行承包。承包以后,企业在哪里受阻,就到哪里去变革、疏通,促使职能部门去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把经济职能部门的配套改革同搞活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使石家庄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走上了一条积极、稳妥的道路。
(一)
经济职能部门扮演什么角色,决定了配套改革的成败。
石家庄市的改革起步于1984年年初。当时,市领导为了搞活企业,下决心推行承包。可是,市财政、银行、税收、劳动等部门却搬出了一份份“红头文件”。税务局一位领导说得干脆:“我只管照章收税,企业钱多我就多收,企业没钱我就不收。至于怎样征税对国家、对企业更有利,那不是我的事。”
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使经济职能部门往往养成了一种官僚主义作风,只对上面的条条负责,而对基层企业经营好坏并不关心。企业搞承包,要求扩大经营自主权和改变奖金吃“大锅饭”现象,可是这第一次“冲击波”刚一露头,就撞上了不软不硬的“橡皮墙”。
“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象一架旧机器,由于某些部件发生故障,运转很迟缓。”市长王葆华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深有感触地说,“但是,我们不能停下机器来修理,只能一边运转一边修理。”市领导清楚地看到,各职能部门对改革缺乏紧迫感和责任心,这是企业搞活屡遭碰壁的原因所在。要推进改革,必须改变这些部门墨守陈规、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在思想观念上来个突破。
去年3月,市委书记贾然对全市党员干部发表讲话,强调政府各部门要破除“左”的思想束缚,克服“唯上唯书”的观念,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与此同时,市领导带领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企业调查研究,让他们亲自体验搞活企业的症结所在,认识旧框框的危害,增强改革的责任感。
各职能部门在改革的实践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不再当“中梗阻”,而是积极为改革开放“绿灯”。他们及时把企业的要求和现行的有关规定如实向市领导汇报,并在自己权限内提出改革办法。一年多来,他们为适应搞活企业的需要,先后制订了近千条改革措施。市财政局改变了过去“算死帐”的做法,于去年年初对市罐头厂等六户亏损企业实行亏损包干,并在年初预先把亏损指标拨给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结果年底这六户企业由上年亏损一百零六万元转为盈利九十万元。他们感慨地说:“没有观念上的突破,改革就迈不开步子。”
(二)
经济职能部门的配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究竟先改什么?怎样去改?应当说,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病,基层企业看得最清楚。石家庄市不是在办公室里“拍脑瓜”、想当然,而是在搞活企业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套改革,使配套改革由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
去年年初,搞企业承包,企业要求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并在企业内部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根据这些要求,市里就把利改税与实行承包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在用工制度、奖金分配等方面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并打破
“大锅饭”,拉开奖金档次,从而调动了企业和职工两个积极性。
企业承包后,要求在经营上有更多的自主权。各部门采取层层放权,允许企业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逐步放开物价,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银行放宽开户条件,简化手续;改革人事制度;等等,使企业开始有了纵横驰骋的天地。
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需要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之间横向联系,因而要求市里明确联合、协作的原则。为了增强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又要求简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招聘人才、贷款等方面的审批手续。市领导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一步制订了五百多条措施,促进了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协作。一年来,全市工业系统与全国二十个省市、四百多个单位,组建了十六个经济联合体。
去年下半年,省属大企业陆续下放到了市里。市政府首先制订了八条措施,把“六权”真正落实到大企业。然后,根据大企业搞活的需要,采取措施,如试行工资总额与上交利税挂钩,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开放生产资料市场,给部分大企业调减调节税等,效果较明显。实施半年多来,大企业的产值、利润增长幅度赶上了中小企业,增强了全市经济实力。
“企业提问题,部门作文章”。石家庄市采用这种办法,目标明确,步子扎实,避免了改革中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
(三)
市领导在上面推,企业在下面促,使经济管理机构由过去的“行政管理型”转变为“协调服务型”。
改革前,市经委的主要任务是“催种催收”,对几百个企业的生产,一月一安排,一旬一调度,整天忙得团团转。现在,他们主要从事协调服务工作,比如组织产品展销订货,与外地联系组建工业品经销联合体,与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信息网络,开展科技、人才交流活动等等。
财政、税务、银行、劳动、物价等部门,由制约为主转变为疏导为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工商管理部门过去单纯管、卡、罚,现在改变了诸如工厂不准经商、开店不准跨行、零售不准批发等限制。市贸易公司实行承包,分成几个小的经营单位,工商部门在签订合同的第二天就主动把营业执照送上门。市、区、县政府的注意力,也从过去直接抓企业转到注重发展战略规划。
石家庄市的经济管理机构尽管在形式上没有大的变动,但职能和工作内容、方法、作风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这些转变,既适应了当前企业搞活的需要,也为今后的机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石家庄市改革的路子是自己闯出来的。我们问市委书记贾然是靠什么闯的,他回答:“因为我们在决策时注意掌握三条:头一条,上头的精神吃透了没有;第二条,自己的情况摸准了没有;第三条,历史的经验教训记取了没有。把握了这三条,再加上一个‘敢’字,路子就闯出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