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老同志要有点乐退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24
第3版()
专栏:

老同志要有点乐退精神
刘震
四中全会期间,我和许多老同志一起,退出了党的中央委员会。在大会即将胜利闭幕的时候,我想借党报的一点版面,说几句久萦于怀的心里话。
三年前,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当我看到中央委员候选人名单上有我的名字时,我就曾经诚恳地提出过退出中央委员会的请求。我说,少我一个人,可以为较年轻的同志让出一个位置。因为我迫切地感到,要完成党在新时期所制定的伟大任务,保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方针政策的连续性,没有一个富有生气活力的中央领导机构,是难以当此重任的。因此,我有个想法:在实现干部年轻化势在必行的历史关头,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当在我们这些老同志中间,提倡乐于退下的精神风格。
“乐退精神”,是一种新的境界。它完全不同于旧式官宦的消极退隐,而是建立在党性基础之上的高度的革命自觉性。如果没有这个境界,这个自觉性,没有此种乐退精神,即使退,也只能是勉勉强强,甚至是牢牢骚骚地退。
做到乐退,首先要正确的估量自己。
我们这些从战火中趟过来,从动乱中走出来的人,谁不想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把力呢?然而,岁月不饶人,廉颇老矣!谁也不愿老,但谁都不能不老。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余热虽存,毕竟非同熊熊燃烧的旺火了。不服老,不行啊!不少同志喜欢曹孟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言。而照我看来,暮年浩气,固然可嘉,但要冲锋陷阵,终归还要靠年富力强的骁将。昏聩误国,奸佞误国;老迈而不量力,勉为其难,同样也要误国!
做到乐退,还要丢弃旧的名位观。有句俗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话有点积极意义。但对于共产党人而言,那个“高”,绝不只是高官、高位,而更应是高尚的品格,高度的觉悟。这才是真正的“高”。今天,老同志的乐退,正是登高远望,放开胸襟,顾大局,看未来的结果。过去,南征北战,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而今,为着党的事业让位、让贤、让能,让继往开来的一代新人走上领导岗位,搞好新老交替与合作,同样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当初出来干革命,不过是赤条条一个穷汉。何名之有?何位之有?没有党的领导,我们一无所有。如果说名誉地位应当珍惜,那么真正的珍惜乃在于忘我。不忘我,即无乐。心底无私天地宽嘛!
作为老同志,我们总算跟着党奋斗了几十年。在革命的队伍中,有我们的姓名,在革命斗争的历史上,有我们曾做过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的欣慰、幸福。我们来自普通老百姓,现在年老体衰了,实在用不着为了个人的那么一丁点大的得失而斤斤计较,愁眉苦脸。我们个人算什么?我们只不过是一滴水,而党的事业才是永远奔腾前进的大江大河。要紧的是,后浪推前浪,我们的事业在前进!
我们共产党人,因为深知人类的进步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坚信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有光明前景的,所以我们是革命的乐观主义者,乐退精神,乃是这种乐观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时候,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为此,我愿进者勇进,退者乐退。而老同志的乐退,也正是为着我们的事业永远年轻、兴旺发达。
1985年9月16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