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面向实际面向群众 科研工作与防病治病相结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25
第3版()
专栏: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面向实际面向群众
科研工作与防病治病相结合
本报讯 记者白筠报道: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十几年来坚持科研与防治工作密切结合,努力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8月31日,在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工作会议上受到卫生部的奖励。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自1971年起,在番禺县大石区建成以心血管病为中心的防治研究点,以后逐渐扩大,到1978年发展为包括二十个区六十五万人口(其中农民五十八万)的心血管病防治区,为目前我国少有的较大的心血管病防治区。他们对全防治区十五岁以上人群进行了心血管病普查,对学龄儿童进行试点普查,对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风湿性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常见心血管病开展随访研究和防治工作,十多年来从未间断。1982年起,该所心血管病流行学调查与人群防治工作又由农村扩展到城市,他们在广州建立两个街道四万人口的心血管病监测区,以观察城市心血管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动态。1984年春,又在广州市部分中小学(共有学生二万多人)中开展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和先天性心脏病流行学的调查研究工作。
该所十多年来坚持科研与防治工作相结合,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积累大量宝贵的调查资料,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城乡大面积心血管病流行的调查随访,获得了大量科研资料和数据,较系统地了解常见心血管病在本地区的流行动态,为开展防治打下基础。如在广州中小学生和农村儿童中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风湿热发病率和风湿性心脏病患病率城市明显低于农村,为以农村为重点开展儿童的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根据。
二、培养了一支专业队伍。番禺县医院已有一批心血管内、外、儿科医生成长起来。至1983年底,开展心脏手术达二百余例,是我国第一个开展体外循环和换瓣手术的县级医院。全县各区卫生院有受专门训练的主管心血管病防治的医生,各乡有心血管病防治员,在组织上形成了防治网,使心血管病防治工作的三级管理得以保证。
三、提高了防治水平。从大石防治点对高血压病防治的三级管理效果来看,1978年至1983年的治疗管理率达到85%以上,脑卒中死亡率在高血压死亡中所占比例下降,心血管病死亡率从1971年的十万分之一百二十二逐步下降到1983年的十万分之二十九。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影响,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该所为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流行学培训中心。近几年,每年都有世界卫生组织派出的专家到番禺防治区参观和考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