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商河县化肥厂靠改革振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29
第2版()
专栏:

商河县化肥厂靠改革振兴
宋学春
过去年年亏,越亏越多;现在年年盈,越盈越多。这就是山东省商河县化肥厂的历史与现状。
商河县地处鲁西北地区,近几年农业发展较快,但县办企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缓慢,贫穷的帽子没有真正甩掉。化肥厂1976年建成投产时,年产八千吨化肥,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厂子不计成本、不计盈亏,只求机器转就行,一直到1981年,年年亏本,1980年有一个月就亏了十二万元,发工资只能靠贷款。看着这个烂摊子,人心乱了,男的上班下象棋、打扑克、玩麻将。女的上班做鞋子、看孩子。不少职工四处活动要调走。
1980年10月,县里调整了化肥厂的领导班子。新的领导班子认识到:不改革,工厂就要倒闭;不改革,三百五十多号人就没饭吃。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和准备,1982年,改革开始了:制订了工作岗位责任制,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个人,使全厂职工人人明白自己的职责;定期考核,记分计奖,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各人收入与全厂的经济效益挂起钩来。一位青年工人,工作吊儿郎当,从追求吃喝玩乐发展到偷盗厂里的物资,受到处分;一位厂负责人,夜班值勤没能及时发现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扣了一个月奖金和部分工资。
改革使厂风开始好转,生产面貌发生变化,1982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化肥厂在实行责任制的同时注意起用人才。他们一不求全责备,二不光看文凭,不拘一格。全厂仅有十五名大中专毕业生,近几年有八名入了党,除提拔六人担任厂级领导外,还提拔了三人担任科室负责人,其余的也都根据每人的特长安排了适当工作,改善了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1967年毕业的大学生高连训同志担任副厂长后,主管全厂的技术改造和“三废”回收利用,工作抓得很有成效,为降低消耗、成本,提高全厂经济效益作出了贡献。1983年9月,他设计安装了铜液再生气回收装置,每天可回收合成氨半吨,一氧化碳二千四百立方米,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为厂里增加十多万元。还对十四项技术工程进行了改造,为国家节约资金七十余万元。在生产上已经部分实现了管理数据化与分析自动化,取得了高产、稳产和安全生产的良好效果。
“改革救活了我们的厂,知识分子振兴了我们的厂”,化肥厂的职工深有感触地说。改革后生产发展较快,三年迈了三大步。1982年实现利润二十二万多元,1983年六十一万多元,1984年七十八万元。合成氨成本也大大降低,消耗、劳动生产率、设备完好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了全省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