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黑龙江省天然次生林改造研究取得新进展 林业部邀请林业专家、教授进行技术鉴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02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省天然次生林改造研究取得新进展
林业部邀请林业专家、教授进行技术鉴定
新华社哈尔滨9月30日电 (记者谭佩全)天然原始林遭到大面积破坏以后,能不能尽快恢复起来?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师生经过长期科学实验证明,只要把人为的力量同自然的力量结合起来,一代后继森林的恢复就是大有希望的。9月15日至9月17日,林业部邀请国内林业专家、教授对“黑龙江省天然次生林改造技术研究”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技术鉴定。
天然次生林就是天然原始林受到大面积反复破坏以后,在各种次生裸地上演替形成的二茬林子,林学上称之为“天然次生群落”。
在黑龙江省东部山区的原始林,早在帝俄和日伪时期被砍伐殆尽。解放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封山育林,这里又生长起茂密的天然次生林。这种林子已失去原始林的森林环境,其林木径级小,经济效益差。为了使这种次生林尽快改造成高质量、高产量、高效能的林目,东北林业大学(原东北林学院)从1958年开始,就在帽儿山实验林场运用“栽针保阔”的办法对天然次生林进行抚育改造。“栽针保阔”就是在天然次生林内栽植红松、云杉等针叶树,保留珍贵阔叶树,使之形成针阔叶混交林。经过二十多年努力,这个林场的森林蓄积量增长了一点二五倍,森林覆被率由60.5%,增加到70.2%。
专家们认为,“栽针保阔”改造天然次生林,与营造人工纯林相比,具有成本低,见效快,防止病、虫、火灾等优点,它依据自然规律,充分发挥植被自然恢复和人类经营活动两方面的潜力,可以取得森林恢复快、结构好、产量高、稳定性强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个方法可在黑龙江省和东北针阔叶混交林区普遍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