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建设文明富裕的新疆——乌鲁木齐市“双庆”游行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02
第2版()
专栏:

建设文明富裕的新疆
——乌鲁木齐市“双庆”游行侧记
本报记者 段存章 晓渡
10月1日,晴空万里,乌鲁木齐的早晨空气是那样清新。各族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街头,整齐的队伍,秩序井然地进入广场。花如海,人如潮,身着节日的盛装,面带欢快笑容的各族人民,使乌鲁木齐市到处都是节日气氛。
欢庆国庆三十六周年,欢庆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的盛大游行开始了。两千多名各族男女青年组成的仪仗队,是游行队伍的前导。顿时,主席台和两侧观礼台上的中央代表团成员以及中外来宾,全神贯注地检阅气势雄伟的游行队伍。代表团团长王震同志显得格外激动,三十六年前的10月,他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乌鲁木齐,从那时开始,解放军指战员们与新疆各族人民一起,在这里开垦荒原,进行建设,播种了粮棉,也播下了文明的种子。
走过主席台前的解放军方队,是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队伍。为抢救哈萨克儿童光荣牺牲的爱民模范贺昌户、欧阳海式的模范团员王安永,都曾是这个部队的战士。听到这些介绍,王震同志频频点头微笑。
农牧林业、工交、财贸以及科技卫生战线的游行队伍组成四十二个方队。行进在队伍中的实物和模型彩车,显示了新疆的富饶美丽,也显示了各族人民的劳动和创造。1984年,全区工农业产值达到一百零五亿多元,第一次突破了百亿大关,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了第六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在全区的生产成就中,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发扬南泥湾艰苦奋斗的精神,屯垦戍边,变戈壁为良田,并与新疆各族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在这些队伍里,有物质文明的建设成果,也有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兵。“京三组”优质服务的文明列车,维吾尔族中年女售票员阿依下木和青年女售票员赛里曼,长期在公共汽车上热情服务,带给乘客温暖,也带给乘客文明的风尚。
有人说,阿勒泰山的鲜花最美。我们说,开放在天山各族人民心田上的团结文明之花胜过它。城市居民的方队走过来了。方队中,以新华南路三十七号大院为造型的大彩车,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这个大院里,居住着二十七户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乌孜别克、回、汉、蒙古和锡伯族人家共一百三十多口人。他们分别在四十多个单位工作,可他们团结互助,亲如一家。有一对汉族夫妇长期在外出差,蒙古族退休职工会英主动为他们照料两个孩子;谁家的小孩生了病,塔塔尔族的儿科大夫白提曼就会出现在谁家床头;维吾尔族干部吐尔逊的母亲长期卧病在床,汉族老护士严明言天天上门为她打针治疗……这个大院不正是各族人民团结的一个缩影吗?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响亮歌声传来,歌声唤起了长辈们的责任感:要继续开拓,继续前进,要接好班,要带好风气,要把我们的后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成为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的现代化后备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