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醉人的美——记乌鲁木齐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03
第8版()
专栏:

醉人的美
——记乌鲁木齐市
高莽
在祖国边陲城市乌鲁木齐,我突然发现,那里的空气也能使人陶醉。
午夜已过,可是我们毫无睡意,一边吃着香甜的瓜果,一边倾心畅谈。几杯吐鲁番葡萄美酒下肚之后,血液循环得更快了,话也更多了。这里绮丽的风光,新兴的工业,古老的文化,以至那飘洒的胡须,乌黑的发辫,驼羔似的明亮的眼睛,还有那别致的花帽和衣袍……都让人感受到一种醉人的美。维族兄弟姊妹人人能歌善舞,在他们的盛情带动下,我们这几个笨手笨脚的人,也相继离开了自己的座位,在敲打杯盘的声响中,跟随着他们的步伐,模仿着他们的手姿,在不大的房间里,卷入他们的歌舞中。我已弄不清窗外的弯月是一颗自然的天体,抑或是清真寺塔尖上的标记了。
大约在三十年前,我到过此地。我还记得与诗人铁依甫江在街头漫步的情景。今天我又来了。我想拾到我留在这儿的脚印。我的想法太天真了。矮矮的土墙和弯弯的土路已不复存在。新的生活潮水淹没了过去的梦。
高高的白杨树直挺挺地守卫在沥青马路两旁,从市中心向东南伸延,一直引到郊外的红雁池水库。而城市的西北部已是新楼林立、别有天地。当地人自豪地告诉我:“我们正夜以继日地在大兴土木,迎接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我知道,他指的是人民广场上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联合办公大楼。这栋楼很有气魄,最高处,十二层,是一排拱形窗户,楼的正中央是一个铜盔式的圆顶,楼的两端耸立着两座小小的塔楼。这栋大楼是维吾尔民族传统建筑风格与新的技术相结合的硕果。还有一栋比它更现代化的大楼,在友好路上,那是人民会堂。楼的正面,挺拔的立柱之间,从上到下是咖啡色的玻璃窗。几处花纹图案把它烘托得格外妖娆,与当地人民的服装与风习十分协调。我知道,他指的还有科技馆、青少年宫、迎宾馆、华侨饭店、立交桥等建筑。新楼的群起将从根本上改变乌市的面貌。三十年后的一代人,谁还会知道这儿的土墙土路?
人民剧场是我所能记得的三十年前的唯一的地址。那一年,它刚刚破土动工。如今,经过一番修葺,依然可以和市内新建筑媲美。圆顶闪着金光,立柱与拱窗相当俊丽,动乱中被砸烂的歌舞雕像,重又出现在剧场门口的两侧。
那一天,夕阳西下,鲁迅著作的翻译家托乎提·巴克带着我去逛夜市。几十个小摊小贩聚集在团结剧场的附近。卖地毯、花帽的,卖西瓜、哈密瓜、葡萄的,卖下水汤、烤馕、抻面和羊肉串的。熙熙攘攘,喜气洋洋。维族男人,在一天紧张劳动之后,喜欢到街头去吃饭,一边聊天,一边喝茶,一边吃东西。我观赏烤羊肉串的小贩的娴熟动作,他那美滋滋的表情,他那唱歌似的吆喝声和他那笑眯眯的眼睛,不能不吸引我坐下来品尝一番。夜市斑斓的色彩,使我眼花缭乱,夜市阵阵的香气,令我陶醉。
我没有想到,这儿的会议也能使人陶醉。很多会议同时在这座城市里举行。我有机会出席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三十六个民族的代表,使用二十六种语文。会上提出的问题十分吸引人,讨论得极其热烈,以至于会议闭幕后,大家还久久不肯散去。我想,如果我们能把大家发言中提到的仅仅属于文学方面的作品,用各民族语文翻译出来,无论是神话、传说、散文,还是诗歌,那么,我国文学艺术百花园里将会增添多少鲜艳的花朵啊!
我站在红山顶上,眺望着今天的乌市。心想:如今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开发大西北”的战略动员令,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这个地区,这是历史新时期的大事。它将催动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大展才华。明天的乌市定会更美!
回到北京以后,不少朋友问我,你对乌市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我毫不迟疑地回答:“醉人的美!”
1985年9月15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