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部分自然条件恶劣的极贫困地方怎么办? 甘肃定西主动撤退找到出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04
第2版()
专栏:

部分自然条件恶劣的极贫困地方怎么办?
甘肃定西主动撤退找到出路
本报讯 记者吴长生报道:在西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极贫困地方,能否采取主动撤退战略?甘肃省近两年引导中部干旱贫困山区群众向河西等自然环境较好地带迁移的尝试,做出了回答。
甘肃中部定西地区的干旱县,十年九旱,条件极差,部分山区年降水量不足三百五十毫米,而且没有可供开发的水资源,人、畜吃水都极其困难。有限的资源、过多的人口,造成食物与燃料的严重匮乏,致使垦荒、破坏植被年甚一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干旱县的某些极困难地区,一方水土已不足以养此一方人。多年来,国家花了不少钱,当地政府、群众也做了不少努力,但收效甚微。有的地方农民连返销粮买不起,甚至因交通不便救济粮也难运输。与定西干旱山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河西地区,那里不仅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而且水资源也不错。近期可垦的宜农荒地有五百万亩,可利用的草原有一亿亩,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河西地处西北咽喉地带,交通方便,加快开发建设对促进大西北经济开发有重要意义。但是河西人口较少,劳力显得不足。此外在定西地区干旱县中,也有一些平川地带,具备建设新灌溉农区的自然条件。
根据这种自然和人口分布状况,甘肃省把定西的生态恢复和脱贫与河西的开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确定了有进有退的方针,引导干旱县最困难山区的群众,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路旱路都不通就另找出路。1983年、1984年间,近三万群众撤离干旱山区,迁往本县有水资源的新灌区和河西地区。各级政府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以自流迁移为主的原则,用五种形式安排移民。即:投亲靠友,分散迁移;与开发性建设项目挂钩,带移民指标;试建“吊庄”基地,集中安置,就是在本地有潜力的水川地区建设新灌溉农区,吸引干旱山区农民下山;以工代赈,组织农民外出承包水利工程,完工后,鼓励他们自愿留下开发新区;利用停办的国营农、林场安置。由于迁移后生活、生产条件普遍得到改善,不少农民做到一年安家,两年解决温饱,三年开始致富。1983年由定西迁到河西金塔县的一百零八户农民,在当地政府、群众的热情帮助下,当年人均产粮一千多斤。现在已有八十九户盖起新房,七十多户买了大牲畜。移民也促进了接受移民地区的经济发展,安西、玉门新办乡镇企业中相当部分职工是移民,有些还发挥专长,成为企业的骨干。今年,又有两万多农民迁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