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关于经济特区若干问题的探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07
第5版()
专栏:

关于经济特区若干问题的探讨
王琢
关于经济特区的目标模式
经济特区应该实行什么样的目标模式?这是为了办好经济特区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看来,既不应采取“内向型”的目标模式;也不宜采取仅有一张扇面的“外向型”的目标模式,而应当以“两个扇面,一个枢纽”作为目标模式。
内向型的目标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它不仅无法实现国家创办经济特区的目的,反而势必大量消耗特区创汇和外地流入的外汇,让外商利用特区的优惠政策,白白地占了我们的国内市场。同时,仅只起一张扇面作用的那种“外向型”目标模式也不可取。它实际上是国外出口加工区的模式。所谓出口加工区模式,就是对外完全开放,对进入特区范围内的商品免征关税;同时,为了防止免税商品内流,所以对内拉上铁丝网,实行对内隔离的政策。实行这种“一张扇面”的外向型特区模式,也不符合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方向,不能发挥大国办特区的优势。1984年11月赵紫阳总理视察深圳特区,总结了几年来特区发展的经验,明确提出实行“两张扇面、一个枢纽”的特区模式。一张扇面对外辐射,一张扇面对内辐射,而经济特区就是这“两张扇面”的枢纽。这种模式意味着以出口创汇为主,实行全方位开放的特区模式。这种以出口创汇为主的“两张扇面”的开放型的特区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产业结构以产品外销为主,以能出口创汇为主;在产品出口与内销的比例上,应以保证特区外汇自求平衡、略有顺差为原则;在资金来源上,主要是利用外资,同时也要实行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并举的方针。实行以出口创汇为主的“两张扇面”的开放型特区模式,更能发挥经济特区对外辐射和对内辐射“两张扇面”的枢纽作用,既可以克服“一张扇面”的内向型的特区模式的缺陷,又可以避免“一张扇面”的外向型特区模式的弊端。只有这种开放型模式,才能使特区很好地发挥“四个窗口”的作用。
实行“外引”与“内联”相结合的战略对策
为了逐步实现经济特区的目标模式,使经济特区起到“两个扇面、一个枢纽”的作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战略对策。首先,应该坚决贯彻“外引”与“内联”相结合的战略对策。
实现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必须立足于“外引”。那么,经济特区应当实行什么“外引”战略对策呢?我认为,应当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并举战略对策。所谓并举战略对策,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利用外资和利用内资并举,正确处理好“两厢情愿”与“一厢情愿”的关系。所谓“两厢情愿”是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要两厢情愿才能办成。因为,这种事主动权不在一方,而在两方。为了争取主动,应当实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与利用自资或借资引进技术并举。利用自资或借资引进技术设备,就要经过“技术贸易”的渠道。利用“技术贸易”渠道才能比较容易引进真正先进的技术。第二层意思,就是引进和创新并举。目前,国外有的机构对我国引进技术,仍然采取种种限制。如果只引进而不创新,我们将永远处于技术落后地位。因此,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必须重视仿制、提高,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重点地集中力量自己开发新技术。深圳特区拟议中的科学工业园,把科研、生产、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把技、工、贸结合起来,正是引进和创新并举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应当指出,经济特区的“外引”战略对策,必须要有相应的“内联”战略对策为基础。以深圳特区为例。它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包括发展对香港的经济联系的桥梁。为了把深圳特区办成扩展对外经济联系的窗口,它就必须同时采取“内联”战略对策。这种“内联”战略对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同内地的经济联系,交流人才,发展资金和技术的联合,共同开发内地资源,联合生产名牌优质商品,打进国际市场,既为特区增强创汇能力,又能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二是深圳特区要把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加以吸收、消化、创新,生产“洋设备”,为内地提供先进技术装备。提供的方式可以是买卖方式,也可以是联营或补偿贸易方式,目的是推动内地技术进步,并为深圳特区建立出口贸易的强大后方基地。三是特区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生产的商品,一部分要销往内地市场,即让出部分内地市场换取国外先进技术。当然,这种销往内地的商品应以国家批准的进口替代的商品为限。从国家政策来说,要避免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安装投产后,一面不给它内销市场,一面又继续从国外进口同样商品的现象。对顶替进口的商品,一要合理解决销售渠道;二要划转相应的外汇额度。当然,对于那种靠国家优惠政策从内地进原材料加工返销内地而又不属于进口替代的产业部门,深圳特区原则上不宜发展。
实行以上的“内联”战略对策,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增加特区的创汇能力;二是为了从特区向内地转移先进技术。外引内联相结合,就能组织好经济良性循环。这是大国办特区的特殊优势,也是特区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形式。
实行有让有占的市场战略对策
如何确定经济特区的市场战略对策,是又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我认为应当实行有让有占的市场战略对策。所谓有让有占的市场战略对策,是指既有计划地让外商占我方一些市场,我方又要努力占国外一些市场。特区要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固然要力争产品多返销,以挣得外汇用以偿还外商的本息或支付外商利润。但是,向有关的外商一点不让国内市场也是行不通的。许多引进项目,谈了几年都谈不成功,症结往往就在这里。人们担心的是:让外商占了国内市场,外汇怎么平衡呢?办法是有的,即同时实行以我商品占国外市场的战略对策。仍以深圳为例。占有国外市场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一、发挥毗邻香港的优势,努力组织鲜活商品出口,在香港的鲜活商品市场上展开有力的竞争。为此,一要发挥鲜活商品就近上市的优势,合理核定深圳市的鲜活商品出口配额;二要核定深圳市的五年和十年的鲜活商品出口配额,以便据以制订鲜活商品的发展规划和引进规划;三是深圳鲜活商品要在改良品种上大作文章,开辟那些不要配额的出口商品新市场。二、发展特区现代工业品出口,要有计划地以有竞争力的优质工业品打进国际市场,而不是发展那些吃外汇的装配工业。三、扩大“内联”范围,利用内地资源、原料或初级产品,在特区精加工增值后出口。四、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五、逐步改变单纯依赖外商间接推销商品出口的状况,实行间接推销和直接推销并举,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的直接销售渠道。
总之,既要让有关的外商占我一定的国内市场;又要积极向外挤,扩大我方商品的国外市场,两者要结合起来。这是贸易之战的迂回战略对策,比那种不区别情况什么都要全部返销的市场战略对策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实行外汇平衡的战略对策
经济特区的发展要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有正确的外汇战略对策。从我国的现实出发,我以为应当实行外汇平衡的战略对策。上述实行有让有占的市场战略对策,其目的也正是为了使特区能够自求外汇平衡。所谓外汇平衡是指:出口创汇+其他创汇略大于特区用汇+支付外商本息利润的汇出外汇。有让有占,让多少,占多少,要有个制约的原则,这就是自求外汇平衡的原则,包括近期的外汇平衡和远期的外汇平衡。国家给特区超基数创汇全留的优惠政策,目的是让特区利用这笔年年增长的外汇去“滚雪球”,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第一和第二产业,并利用内地资源、原料或初级产品,用先进技术设备加工出口,再创外汇,再引进技术,组织创汇和用汇的良性循环,使“雪球”越滚越大。这就是说,在国家对特区实行一定的外汇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特区应当实行外汇平衡的战略对策。实行这一战略对策,当前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办特区要立足于多创汇;二是要加强外汇管理;三是要控制特区外汇的使用方向,用汇要服务于实现特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新会县不是特区,外汇不多,他们不走急功近利的路子,而把有限的外汇用于兴办现代工业,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这个经验值得借鉴。经济特区在外汇使用方向上,必须及时地从以进口贸易为主转到以引进先进技术为主的轨道上来。这是一个必要的战略转变。如果不能正确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长期把大部分外汇用于进口工业消费品和进口零部件,组装成品内销,办了一批吃外汇的组装工业,白白地让外商占我们的国内市场,这种做法不仅会导致外汇平衡战略对策上的失误,而且也与经济特区的战略任务相背离。
自求外汇平衡是经济特区的一个基本战略对策。这是调节特区引进项目的挑选和进度的一个指导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经济特区外汇平衡失控,避免外汇债台高筑的危险。
看来,经济特区目前已经遇到的问题,其他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也可能或早或迟地遇到。从这个意义来说,这里研究讨论的问题也是其它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