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为古老剧种的改革而拚搏——从汉剧《弹吉它的姑娘》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07
第7版()
专栏:

为古老剧种的改革而拚搏
——从汉剧《弹吉它的姑娘》谈起
龚啸岚
湖北省汉剧团面对戏曲观众日见减少,现代题材不受欢迎,古老剧种几乎被遗忘的形势,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创作了现代戏《弹吉它的姑娘》,并首先送到武汉市东湖大学区去演出,意在测验一下知识界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对它的反应。
这个安排的效果很好。他们在那里(还包括附近部分工厂)受到了交口称赞和热烈欢迎,不少从未看过汉剧的青年观众接触到《弹吉它的姑娘》居然“一见钟情”,出现了连演几十场上座不衰的盛况,还惊动了首都一些专家、同行,专程到武汉看戏,并在一些报刊上作了评介。
近年来戏曲观众的下降,在文艺界引起了忧虑,出现了“戏剧危机”的感叹。事实确实是这样,目前除了地方小戏在农村还受到欢迎,但观众也渐趋老化之外,许多古老剧种如昆剧和梆子系统(秦腔、晋剧等)、皮黄系统(京剧、汉剧等)的观众,下降幅度都比较大,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人设想中国戏曲可以走日本歌舞伎的道路,由国家保留几个剧团,送进“博物馆”去颐养天年;也有人用自然科学“优胜劣败”的概念,表示欢迎劣种戏曲消亡而不必悲哀,汉剧也包括在内。显然,这并不符合戏曲艺术存在与发展的客观实际。
一切创作都离不开理论和批评。园丁的栽培和严师的诱导是应该接受、受到尊敬的;反之,“哨兵”的干涉和“法官”的判决,那是和理论批评背道而驰的东西,难于教人心服。
一部戏曲史,总是低级形式为高级形式所取代,如昆曲与海盐腔、余姚腔之间的消长,昆腔曾占居优势;也总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取代僵化、凝固的品种,如雅部与花部之争,昆剧又处于败势。特别是近百年来,花部的皮黄系统,崛起了新兴的京剧,它以磅礴的气势兼收并蓄,百多年来左右了中国的舞台,成为戏曲的盟主。一是它拥有一批杰出的戏曲家和大量的精彩剧目,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演员、剧团和观众,形成了不可分离的鱼水关系;二是这批杰出的戏曲家,都是善于继承、精于积累、敢于创造的革新能手,几代人中间出现了许多当之无愧的大师,推进了戏曲的发展,成为今天在国际剧坛上也受到重视和探求的珍品。可是,一旦其中某个剧种、某个剧团放弃了革新,忽视了创造,也会黯淡无光,停滞不前,乃至消亡。如果几百年发展起来的有着辉煌成就的戏曲,不能认识到它毕竟是在漫漫长夜的封建社会中诞生成长的,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仍然徘徊于“移步不换形”的原貌,那是不堪设想的。以变革起家的戏曲,在伟大的变革时代竟然手足无措,那未免太失常,也太令人惋惜了!
当然,这个局面是不会维持多久的,变革永远是它的主流,立志创新者大有人在。绝大多数的剧种之所以不会成为博物馆中的陈列品,就因为它扎根在观众当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昆剧几百年前虽已败于花部诸腔,可是直到今天还生存着,这就值得去研究,不是用一句“垂死挣扎”的贬语就可以取消它的。虽然有的剧种确实消亡了,它也不是由于“法官”的判决,或者出现了“吊者大悦”的闹剧而收场的。需要用一点严肃的治学态度来回答这些问题,才有补于实际。
当前,不少剧种要恢复以变革起家的光荣历史,从阻碍它前进的保守思想中解放出来,已经开始发难了。汉剧《弹吉它的姑娘》就是这样一次挑战,是为谋求解放而进行的冲刺与拚搏。
一切变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弹》剧也不例外,首先就面临着“汉剧是否姓汉”的质疑。汉剧是应该姓汉的,不过,号称拥有八百出剧目的汉剧,今天连八十出也没保留下来;号称拥有十大行当的汉班,今天连十行教师的队伍也拼凑不齐,即使它毫不置疑地姓汉,又有什么意义?京剧来自徽(班)汉(调),它当初又何尝姓京?可以断言,一个认真从事变革的人,是不会忘记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否则,变革就无法取得成功。具体问题要具体探索,不能笼统否定。
当人类生息的这颗星球已经准备向外层空间进军的年代,怎能再破功夫去讨论“大辂椎轮之始”呢?正由于这样,《弹》剧也许求胜心切,起步可能快一些,距离汉剧原型可能远一点。这也没有什么。勇于实践、敢于拚搏的精神永远是可贵的。即令改革失败了,留给观众的也不能是个被错判的待决之囚的面目,而应是为探索真理而牺牲的英雄形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