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朴素的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07
第7版()
专栏:

朴素的美
王西彦
丰子恺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既是画家,又是散文家、音乐家和翻译家。还在青年时代,我就不仅喜看他风味特殊的漫画,爱读他纯朴自然的散文,而且也拜读过他的音乐入门书和翻译小说。我在杭州读师范学校时,曾经从丰先生翻译的屠格涅夫著名中篇《初恋》的英汉对照本,一方面学习英语,一方面学写小说。因此,我觉得丰先生还是一位启蒙家,和我年龄相若的人大概有不少受到过丰先生的启蒙教育。
丰先生生前是全国美协的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的院长。也许,丰先生作为一个画家的声誉的确大于他作为作家的声誉,不过在我看来,丰先生在散文写作上的成就,即使不高于也至少等同于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他的画和文可以说“平分秋色”。其实,这种意见也不是我个人的,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有人这样看了,这个人就是郁达夫先生。1935年郁达夫在为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新文学大系》编散文二集时,选入了丰先生的五篇作品,就是《渐》、《秋》、《给我的孩子们》、《梦痕》和《新年》,并在序言里作了介绍,说在他的散文里可以体会出“浙西人的细腻深沉的风致”,说他的“佛学的思想,自然也影响到了他的作品”,说“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又说“对于小孩子的爱,与冰心女士不同的一种体贴入微的对于小孩子的爱,尤其是他的散文里的特色”,又说他的散文“富有哲学味”。总之,郁达夫对丰先生的散文作品不仅评论中肯,而且推崇备至。
就在三十年代初爱读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和散文时,我已经是一个俄罗斯文学大师契诃夫的热烈爱好者,我觉得他的小说作品写得既真诚,又朴素。后来我读他的书信和关于他的回忆录,发现他老是劝告人家“要写得真确诚恳才行”,说“短篇小说的首要魅力就是朴素和诚恳”。契诃夫是小说家,他说的是对小说作品的要求。其实,何只是小说呢,真诚和朴素应该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最高标准。真诚是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作家艺术家来说,就是他在接触生活和从事艺术创造时所抱的态度。朴素是一个人的品质,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表现,是指主宰他灵魂的是真还是伪。所以说,真诚的态度来自他朴素的品质。自然,对作家艺术家来说,这种优秀的品质也不可避免地要表现于他所采取的形式,也包含我们常说的风格。人们不是经常说文品和人品的统一或人格和文格的统一吗?其实,这就是批评家们所说的“风格即人”和“文如其人”。我觉得,这种情形,再没有比在丰子恺先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了。
人们为什么喜欢丰先生的漫画和散文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在作品里显露出一个赤裸裸的自己。拿散文作品来说,当你阅读例如收在《缘缘堂随笔》里的那些篇章时,会使你感觉到在丰先生笔下,简直事无不可对人言。这一点,如果是和丰先生有过接触的人,就会更加看出他的人品和文品的完全和谐一致。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而且说也好,写也好,都出之于一种全无矫饰的朴质。当他觉得人生无常时,他就说和写人生无常;当他认为世界不可执着时,他就说和写世事不可执着。因此,他曾经招致不少的误解和非议。
由于近代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特殊性,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所走的道路也就有了它的复杂性。在各种精神面貌颇不相同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中间,有两位著名的人物,就是都属南社成员的苏曼殊和李叔同,他们都有特高的秉赋,都在艺术上有独特成就,都曾经是艺术界的勇猛闯将,可是都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这当然有历史上的老庄哲学和佛教传入后的释家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尤其和他们所遭遇的时代有关。丰先生是李叔同的弟子,他自己也是一位皈依佛教的居士,他的咏叹人生无常和世事不可执着,是一件完全可以理解的事。他这种处世态度和当时充满灾难和斗争的中国社会生活的矛盾不调和,我们自然也无须为贤者讳。但是,我想特别提到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很多人知道,戈尔特堡曾经批评霭里斯身上有一个叛徒和一个隐士。的确,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它的复杂性,也就是现在有些文艺理论家所说的“人物性格的双向逆反运动”。我觉得,丰子恺先生的情况也是如此,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说自己身上有两重性格的互相交战。一方面是出世的、超脱物外的、对人间世事持静观态度;另一方面却是入世的、积极的、有鲜明而强烈的爱憎感情。而他的散文,就是这两重性格互相交战的记录。
第二,如果说丰先生的初期散文作品表现出上述两重性格的互相交战,那么,他的后期散文就明显地表现出他在走着一条和周作人刚好相反的道路——从隐士到叛徒的道路。我曾经把前后期的分界线,划在1938年初缘缘堂被日本侵略军的炮火所焚毁。我觉得这是丰先生人世道路上的一个关键时刻。他在《还我缘缘堂》一文里写道:“我虽老弱,但只要不转乎沟壑,还可凭五寸不烂之笔来对抗暴敌,我的前途尚有希望,我决不为房屋被焚而伤心;不但如此,房屋被焚了,在我反觉轻快,此犹破釜沉舟,断绝后路,才能一心向前,勇猛精进。”丰先生是一个心口一致的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作为佛教居士,缘缘堂曾经是他的“世外桃源”;如今“世外桃源”不复存在了,在国仇家仇的催促之下,他果然“勇猛精进”了。这一点,不仅有他的作品作证,尤其有他的行动作证。
我觉得,朴素的美是一个散文家的最高追求;根据“文如其人”的原则,作品的朴素的美,来自作家本人品质上的朴素的美。事实上,也只有一个品质上具有朴素的美的人,才能写出具有朴素的美的作品。我愿意说,在这个问题上,丰子恺先生是我们的好榜样。
(本文是作者在美协上海分会主办的丰子恺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