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在柳亚子故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07
第8版()
专栏:

在柳亚子故居
吕锦华
(在江苏吴江县的古镇黎里,柳亚子先生的故居吸引着来自各地的友人……)
每次,陪同客人走进亚子先生故居,总有一股热流,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房。
是那双高瞻远瞩、疾恶如仇的眼睛?
是那件织满补丁、落满泥尘的袍子?
是那枝落地生雷、气势磅礴的铁笔?
是那些沉雄悲壮、激越奔放的诗文?……
这里,陈列着亚子先生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十年内战和抗战时期,以及为新中国而奋斗的实物照片资料三百余件,记录了他热爱祖国、不屈不挠、追求光明的一生。
柳亚子先生生于小桥流水的江南,却以铮铮铁骨著称于世。他用尺笔向一个全副武装的旧世界挑战,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胆魄!然而,他步履沉稳,神态自若,大步向前走去;目不斜视,义无反顾。路上虽然没有硝烟,没有战火,却时时有冷枪暗箭、流弹陷阱……
他是中国共产党亲密的朋友,在白色恐怖时仍大声疾呼:“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不畏强暴,爱憎分明,与反动势力进行不屈的斗争。
历史的尘烟在我面前散落。我仿佛看见先生时而与南社诗友讨论诗文,谈论天下大事;时而伏案疾书,妙用斯文,鞭笞权贵;时而斟字酌句,编辑《新黎里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磨剑室书斋”的灯火,常常彻夜不息,融进清晨的曙光……
我在故居读到了一部叱咤风云的长长历史,看到了一位伟人奋斗追求的足迹。先生仗笔为剑,以文会友,用诗文进行政治斗争,宣传爱国思想;“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周恩来总理的题词,是对亚子先生最高的评价。
亚子先生去了,他留下了他的气节,没有媚骨,没有怯懦。他留下了他的名字,千秋万代,永世相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