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西海固的“吊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09
第2版()
专栏:

西海固的“吊庄”
本报记者 卢小飞
燥热的干风,吹拂着宁夏中部八十万亩寂寥的漠土。而相继竣工的南山台子、同心、固海引黄灌渠,却象是从黄河伸出的条条臂膀,将干枯的土地搂在怀里,赋予它无限的生机。吊庄建设,正是在这里为开发过度,人满为患的西海固辟出一条新路的。
吊庄并不是一个村庄,而是山区人建在外乡的临时性庄子;西海固的吊庄,是由几万移民建起的无数新村的统称,目前有县外插户吊庄、集中连片吊庄和县内吊庄三种形式。
吊庄建设的直接目的,在于缓解西海固资源和人口的压力,近期目标主要限于解决温饱。目前已搬迁两万多人,计划到1987年安置二十万人。对几十万尚未解决温饱的西海固农民来说,这无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记者在隆德县、固原县的一些穷乡僻壤,遇到那些因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而感生活艰难的农民,他们往往是举家报名,最踊跃的是那些青年。初到吊庄的时候,人们分到了土地和房屋,但面对荒漠,则欣喜之余又惴惴不安。垦殖一年后,当小杨树齐刷刷地蹿起来,庄稼脑袋沉甸甸地垂下来的时候,他们才松了一口气——吊庄有希望!正如宁夏农建委一位负责同志所感叹的:吊庄的出现,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呐!
从长远看,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利灌溉有潜力等条件,有可能使这里成为一片繁荣的农业区。以先期建设的同心县吊庄为例,昔日河西十几万亩荒原已是一派葱茏,一千二百多条茂密的防护林带,掩映着肥美的农田、优雅的村舍,已建成的十七个新村都是田、林、路配套。建设的简历是:头两年打基础,三年解决温饱。被誉为“环境美化村”的河西乡朝阳村,是喊叫水乡碱台子村的搬迁户和一部分逃荒到新疆的农民组成的,他们中有60%的人来前靠讨饭过活,到去年,人均收入已达到二百多元,人均口粮七百多斤。“喊叫水”、“碱台子”,光是这地名就让人揪心,那些仍住在山上的乡亲,守在旧摊摊上至今还没有摆脱这种使人贫困的环境。
往昔在山区,人们年复一年地广种薄收,孤陋寡闻,坐守困境,一遇灾荒,只有等待国家救济。如今国家已经投资为吊庄创造交通、住房和农田水利等条件,个人只要出大力,动脑筋,就能有收获。这促使人们振作精神,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吊庄建设集合川区的土地资源和山区的劳力资源,在缓解西海固窘境的同时,加快了川区的开发。当退则退,退中有进。从一些人口挤迫、生态恶劣、“山穷水尽”的地方撤出一部分人,转移到可资开发的新区,应是解决这些地区贫困问题的途径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