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发表谈话 工业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14
第2版()
专栏: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发表谈话
工业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国务院决定1986年第一季度进行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新华社记者日前走访了国务院全国工业普查领导小组负责人,请他回答了有关这次普查的问题。
问:工业普查的目的意义和基本任务何在?
答:这次工业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我国第一次工业普查是在1950年进行的。那次普查内容很简单。以后三十多年,没有搞过工业普查,而是通过工业统计月报和年报,定期搜集整理资料,反映工业经济的状况,但很多资料不全。这种情况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在,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发展时期。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奋斗目标,在工业方面,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解决。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决策,首先要情况明,对复杂的工业经济现象,既要做定性分析,也要做定量分析。因此,从宏观经济来说,这次全国工业普查是为党中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为编制长远规划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改造服务,为宏观经济控制服务。通过这次工业普查,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数据库,为实现工业经济信息现代化打下初步的基础。总之,搞好这次工业普查,对于从我国实际出发,全面提高工业经济管理水平和企业素质,加速工业现代化的步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这次全国工业普查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有两条:一是从宏观经济来说,通过普查,要摸清我国工业的基本情况,为经济领导部门提供比较全面的、详细的、系统的工业经济基础资料。除了反映产、供、销、人、财、物等工业经济全貌外,还要突出四个重点:即工业内部结构、工业装备的技术状况、职工素质和经济效益。二是从微观经济来说,通过普查,要摸清每个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加强企业的统计、会计和经济核算的基础工作,是厂情厂力调查。
问:工业普查的对象、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这次工业普查的对象,是全部工业,包括各种经济类型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即全民所有制工业、包括乡办、街道办工业在内的集体所有制工业、中外合营和外资经营企业等);还包括非独立核算工业生产单位、村办工业和个体工业。这次工业普查内容比较丰富,包括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库存,新产品和产品质量,工业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工业技术经济指标,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劳动工资、财务成本,工业品价格,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和定量、定性的分析研究,能基本上满足国家和地区、各主管部门了解工业经济全貌,制定方针、政策、计划的需要,以及工业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问:如何进行这次工业普查工作?
答:这次全国工业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1985年前是准备阶段。1986年第一季度是调查阶段。1986年第二季度至1988年是普查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分析研究阶段。当前,要认真抓好以下几件事:(一)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普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各级工业普查机构的通知》,尤其要充实加强地(州)、市、县各级普查机构,要配备得力干部,不能是空架子。(三)从现在开始,要以保证明年工业普查资料质量为中心来部署今年的各项准备工作。工作重点要从点转向面,把点上的经验迅速推广到面上去。要狠抓薄弱环节,认真做好工业企业试填普查表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