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3阅读
  • 0回复

建设精神文明的关键在抓好党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15
第1版()
专栏:

建设精神文明的关键在抓好党风
本报评论员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这一重要论断,进一步说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端正党风的关系,说明了整顿党风的极端重要性。
党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不光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有好的党风。好的党风是贯彻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982年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作的政治报告,1983年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决定整党,到这次全国代表会议,党风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十二大报告提出,要在五年内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社会风气和党风三个根本好转。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现在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任务已经基本实现。在另外两个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有一定的成绩。就党风而言,这几年端正思想路线,成效比较显著。在整党中进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教育,进一步清除“左”的影响,端正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这些,对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们要正视,党风的好转还远不够理想。正如陈云同志最近指出的:“目前在党风、社会风气方面,还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实现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任务还很重。”这是对党风现状的一个清醒估计,是向全党敲响的警钟,应当引起所有共产党员的高度重视。
广大群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衷心拥护的,对党中央是充分信赖的,对四化、对改革是满腔热情的。可是,人们对一些党员缺乏理想,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甚至违法乱纪,对某些干部官僚主义严重,工作极不负责的现象,是很不满意的;对极少数党员干出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更是深恶痛绝。有的同志尖锐地指出,现在群众中不存在所谓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但对一些党员、干部确实存在不信任感。这种反应和批评,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为什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个万象更新的历史时期,党内还会出现某些腐败、丑恶的现象,党风还不能根本好转呢?这首先因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空前的破坏。胡耀邦同志1980年在关于党风的一次谈话中指出,这个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个人崇拜登峰造极,达到荒谬绝伦的地步;二是“有了权就有一切”,一些人拿了权就做坏事。经过近几年艰巨的拨乱反正,个人崇拜问题解决得比较彻底,因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做得比较好。但“有了权就有一切”的余毒远未肃清,有些人还是迷信权力,滥用权力,摆不正“公仆”和“主人”的关系。还要看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情况、新条件下,由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侵蚀以及其他原因,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一说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有些党政军机关、党政干部和干部子女,蜂拥经商,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厌恶和鄙视。类似的问题,这一个解决了,另一个还可能冒出来。所以我们要把端正党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来抓,把党性教育作为治本之道来抓,抓到底。
端正党风,各级党组织要重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重视,老党员、老干部要重视,新进入领导班子的中青年干部要重视。总之,要全党动手,共同把端正党风的工作抓紧抓好。对那些作风正的党员、干部,对那些风气正的党组织,要大力表彰,传播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对那些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腐败现象,进行坚决的揭露和斗争;对于发生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的以权谋私和严重官僚主义案件,尤其要严肃处理。当前,要注意克服对一些领导干部的违纪事件不敢秉公处理的软弱状况。
在党的六十多年历史中,曾经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外部强敌,一次又一次地治愈自身的顽症,党象大海一样有着自我净化的能力。现在,随着全国上下干四化、搞改革热情的高涨,干部、群众要求端正党风的呼声也在高涨。这是人民信任党、寄希望于党的表现。党风方面固然有很多问题,但党内的健康力量是主流,正气正在发扬,歪风必将刹住。只要全党警觉起来,振作起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每一件端正党风的具体工作,那么,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日子就不会太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