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从“学习张海涛运动”说起——中国青年报社论摘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6-10
第3版()
专栏:

  从“学习张海涛运动”说起
——中国青年报社论摘要
中国青年报六月五日以《从“学习张海涛运动”说起》为题发表社论。张海涛是沈阳市文庙小学学生,少年儿童队员。在去年十月,学校的教室因走电起火,他奋不顾身地去抢救,因此获得学校当局和各有关方面的表扬。沈阳市团委、市教育局曾为此召集全市少年儿童大会,奖励他,表扬他,称为“爱校模范”。团市委并“为加强少年儿童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开展了学习张海涛运动”。
社论认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儿童队员,能够有一种自觉的、勇敢的爱护公共财物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在儿童教育中指出具体的、形象的学习对象,包括表扬儿童自己的优秀的行为和品质,也是可以采取的教育方法之一。社论指出:值得讨论的是我们对于儿童的表扬,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一种形式?
社论指出:张海涛还只是一个没有成年的儿童,身心各方面都还正在发育成长,他今天还不是成熟的、定型的人物。他表现出一些好的行为,好的品质,也还只是一个起点,一个萌芽。这种萌芽还须经过继续的生长发展。我们应有的态度,是要对于这样的萌芽,加以很好的爱护、培植,帮助它获得各种有利的发展条件。现在大力开展“学习张海涛运动”,事实上是把一个未成年的儿童,奉为儿童中的典范和旗帜。甚至教育当局正式提出要学习他“理论与行动一致的精神”(号召大家向未成长的小学生,学习理论和行动一致的精神,这是对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嘲讽)。报纸的记者去访问他,记录他的话当作名言传扬……。这样做法,对于一个少年儿童队员说,显然是估计太高,要求太高了。
社论指出:自从“学习张海涛运动”以来,张海涛要接见许多来访问他的记者、大朋友、小朋友;常常要到别的学校去做“报告”;每天要收到很多向他“致敬”、向他“学习”的信。这不但是剥夺了他一部分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他的精神上造成了一种负担!人家不再把他当作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而是当作一个各方面都已成熟了的“模范人物”看待,因此他不能不学着像一个“模范人物”一样的说话、做事……变得少年老成。这样做法不是爱护他和帮助他的发展,而恰恰会是妨碍了他的正常发展。
社论最后指出:张海涛爱护公共财物的勇敢行为是应该受到表扬的,但表扬必须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特别是儿童,由于他们不成熟、不定型,一般只应该表扬他所做的某一件事,鼓励和帮助他们的继续发展,不宜不切实际地过分夸大儿童的成就和水平。如果把一个各方面都还远不成熟的儿童的一言一行,都渲染成为了不起的“嘉言懿行”“至理名言”,要号召所有儿童来向他学习,并要造成广泛的运动,这种做法,显然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甚至将会产生一些形式主义的不良后果,所以是不足取法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