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关于重点中学不办初中的设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20
第5版()
专栏:问题与探索

关于重点中学不办初中的设想
北京分司厅中学校长 关宗荫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初中阶段,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后三年,是基础教育,应从“民族素质”考虑,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现在中学分成重点非重点,重此轻彼,重少数轻多数,是与加强基础教育的方针相悖的。
初中学生年仅十三四岁,他们之间的素质差异原本不大,只是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不同,才形成某些差异。
现在的问题是,只讲差异性,不管可塑性,仅凭一次升学考试,就把一些人送入“重点”学校,把另一些人送入“非重点”学校。这对大多数学生心理上的伤害是很大的。
另外,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家长都希望子女成才,希望子女得到重点培养。可是,现在只有少数学生能进入重点中学,使众多家长感到失望。
现在,无论重点中学还是一般中学,要办好初中,都存在不少困难。
在初中入学工作中,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干扰很大。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挤”进重点中学,不遗余力地找门道、拉关系。每年开学前后,申请进校的条子、信件纷至沓来,访者盈门,弄得校长四处躲避。而一般中学每转走一个学生,就是对学校的稳定性的一次冲击,也是对学校荣誉的一次损害。
这样做使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之间,也出现矛盾。因为重点中学在初中招生时,不仅把“尖子”拔走了,还对有科技、文艺、体育等特长的学生,降分“吞”入。而高中招生时,重点中学又将没有达到录取标准的本校初中毕业生“吐”出。这一“吞”一“吐”的过程中,一般中学怨声不已,而重点中学反过来又责怪一般中学“心胸狭窄”、“不顾全局”。
此外,重点中学初中学生中女生的比例过大。原因是在小学阶段,女生早知于男生,男生自控能力又比女生差,所以考试成绩女生比男生好,形成了重点中学女生偏多的局面。
这些困难和矛盾,都是重点与非重点的分界造成的。如果初中阶段不办重点中学,那么,困难就有可能克服,矛盾也有可能缓解。
我们考虑,初中阶段不办重点中学,重点中学可以发挥底子厚、条件好的优势,把高中办得更好。而一般中学,招生时不必过一遍重点中学的“筛子”,学生来源得到了改善,这将大大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实行初中阶段不办重点中学是可行的。
北京市东城区现有中学四十四所,其中重点中学七所。一九八五年初一年级招收一百七十八个班,其中重点中学仅招收二十一个班,占百分之十一点七。如果把这二十一个班,消化到一般中学,不会加重一般中学多少负担,只会使他们受到鼓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