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融水苗族自治县从实际出发发展民族教育 大力兴办寄宿制民族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21
第3版()
专栏:

融水苗族自治县从实际出发发展民族教育
大力兴办寄宿制民族班
本报讯 记者郑盛丰报道:人均年收入不过百元左右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振兴山区经济,花大力气抓教育,大办寄宿制民族班,培养本民族建设人才。
这个县地处桂北山区,占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少数民族,居住分散,加上生活困难,虽有送子女上学的愿望,却无能力。有些能送子女上学的,又苦于孩子要翻山越岭,常为风雨所阻,学习成绩大受影响。1980年初中招生,语文和数学及格率分别为2.4%和1.7%。其结果是,这里的青壮年,文盲半文盲高达半数。贫穷造成文化落后,文化落后又加剧贫穷,形成恶性循环。
这使人们认识到:要振兴山区,先得振兴山区的民族教育。1979年,先在县中试办两个寄宿制民族初中班。三年后,又在两个贫困乡试办寄宿制小学高年级民族班,然后逐渐扩大到九个乡。学生名额,分到各乡村,从考生中择优录取。民族班学生的住宿生活费用,由县财政补贴。由于学生生活有着落,精力集中了,学习成绩较以往大有进步。到今年,民族初中班已有四届毕业生,升学率占94%,其中三名苗族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央民族学院附中。民族初中班今年毕业生,考上中专的就有三分之一。小学民族班毕业生,则全部考入了初中。这些学生,已成为本地脱贫致富的后备人才。
目前,这个县共有十八个寄宿制民族班,学生八百五十人。县教育局长谈起感受时说:“我们已尝到一点甜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