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中南工业大学讲师席辉楚到本溪市钨钼厂攻科技关 竭智尽力助企业 高尚道德感人心 本溪市政府破例作出决定,追认他为特等劳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21
第3版()
专栏:

中南工业大学讲师席辉楚到本溪市钨钼厂攻科技关
竭智尽力助企业 高尚道德感人心
本溪市政府破例作出决定,追认他为特等劳模
据新华社沈阳10月19日电 (通讯员王述举、记者王辅捷)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10月14日破例作出一项决定:追认已故中南工业大学讲师、来本溪市帮助工作的共产党员席辉楚为市特等劳动模范,以表彰他对本市经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席辉楚今年四十七岁,1964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生前是中南工业大学讲师、钨钼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初,中南工业大学和本溪市钨钼厂签订厂校联合攻克钨钼关的协议,席辉楚作为校方驻厂人员,从长沙来到北国山城本溪市,从此,他尽心竭力地为工厂的生产和科研贡献聪明才智,直到今年10月11日因隐性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不幸病逝。
席辉楚的一生是短暂而光辉的,他留下的每一步足迹,都镌刻着一个共产党员、党的优秀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和情操。
他到本溪市钨钼厂的时候,工厂很不景气,产品质量差,亏损严重。他决心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改变工厂面貌、振兴钨钼事业一“搏”。白天,他跟班劳动,摸清每个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晚上,他翻资料、记笔记、写方案,有时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五年多时间里,除学校安排他回校讲课以外,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本溪,吃住在钨钼厂。就这样,经过他与其他来厂的教师和工厂科技人员的艰苦奋斗,钨钼厂生产的钼板和钨棒终于双双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分别荣获国家金牌和银牌奖。与此同时,他们还帮助这个濒临倒闭的工厂开展科研工作,改善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促进技术进步,使工厂经济效益逐渐提高,很快扭亏增盈,今年可获利润三百万元,主要产品的产量占全国同行业的70%。
席辉楚并没有满足于这些已取得的成绩,他继续为振兴我国钨钼事业攀登着。近一二年,他和其他教师一起,在工厂又研制出新产品空心钨接点,待国家有关部门正式鉴定后,就可投入批量生产。就在逝世前几个小时,他还在车间同工人、技术人员商谈“钨钼基片新工艺”的设想和实施方案。
在本溪市钨钼厂,干部、工人都管席辉楚叫“义务车间主任”。他乐于干“份外事”,车间里生产的组织、新产品的开发、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思想工作等,他都时常问一问、管一管。
席辉楚有着很高尚的职业道德。他研究出成果以后,国内许多厂家或以重金相聘,或许以厚酬,要他私下转让科技成果,他都一一拒绝了。他曾对一个朋友说过:“我和爱人每月的工资加起来不过百多元,抚养老少六七口人是很困难的。但再困难也不能干不讲信誉、昧良心的事呵!”
席辉楚逝世以后,本溪市钨钼厂的干部、工人以及和他共事多年的中南工业大学教师,无不悲痛万分。钨钼厂有一百多人赶到医院,人们围着他的遗体,动情地呼唤着:“席老师、席老师……”
本溪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科协10月15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干部、群众开展向席辉楚学习的活动。中南工业大学党委已追认席辉楚为优秀共产党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