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妇幼卫生工作会议在遵义召开 改革带来少数民族妇幼卫生工作新局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23
第3版()
专栏: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妇幼卫生工作会议在遵义召开
改革带来少数民族妇幼卫生工作新局面
新华社贵阳10月22日电 (记者杨锡玲、刘影)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妇幼卫生工作会议近日在遵义市召开。
来自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广西等地十五个民族的一百四十多名代表在会上交流了经验。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妇幼保健机构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管理责任制,收到了较好的效益。广西宾阳县通过实行承包合同制,调动了全县保健人员的积极性。县、乡两级妇幼人员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巩固和发展农村妇幼保健网上,加强对接生员的培训。这个县新桥乡卫生院由于加强了对乡村女医生和接生员的管理,使这个乡的新法接生率已达百分之百,卡介苗接种率占住院分娩人数的94.3%。
内蒙古哲里木盟在改革中,经常对妇幼保健人员进行理想、道德教育。妇幼保健队伍中涌现了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其中有的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有的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盟的新法接产、围产期保健、妇女病查治、儿童保健等工作都达到了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标准。全盟八个旗(县、市)的保健站都被评为旗的先进集体或文明单位。
在妇幼卫生工作改革中,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妇幼保健站都普遍开展了妇女、儿童保健门诊,计划生育咨询门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广西宾阳县新桥乡大仙村接生员韦霄玲用自家的四间房屋开办家庭产房和诊室,方便了当地群众就医。据统计,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等省、自治区近两年已对四十多万名妇女病患者进行了积极治疗,还为一百一十万名婴幼儿进行了健康检查,并对营养性贫血、佝偻病进行了防治。
这次会议由卫生部、国家民委和全国妇联联合举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