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在战场上锻炼成长——解放军防化学院八四届毕业学员赴云南边防前线参战情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23
第4版()
专栏:

在战场上锻炼成长
——解放军防化学院八四届毕业学员赴云南边防前线参战情况
真正共产党员的样子
共产党员、喷火学员陈远锋同志是个腼腆秀气的小伙子。他瘦瘦的个子,平时不善言辞,总是笑咪咪的,但在战场上背起几十斤重的喷火器却象小老虎一样勇猛。向战区开进前他坚决要求带配属分队到战斗最激烈的部队去。领导同志考虑到他身体单薄,没有同意,他就不断去找。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在学院学习成绩优良。我父母有两个儿子,如果我牺牲了还有弟弟。”出发前的那个深夜,首长批准了他的要求,他高兴得跳了起来,端端庄庄地敬了个礼说:“谢谢首长!保证完成任务。”到达战区后,他带领战士白天坚守某高地,晚上搞运输,向各高地运送物资给养。由于劳累过度,他晕倒在路上,战士们争着要背他下去,可他一直咬牙坚持。收复越军盘踞的某高地时,陈远锋同志要求参加突击队,并把担任主攻的任务抢到了手。在誓师大会上,面对鲜红的军旗,他立下了庄严的誓言:“我要让人们看看真正共产党员的样子。”
1月15日战斗打响后,他背上喷火器担任正手,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我炮火延伸以后,为了给战友们趟出一条路,陈远锋同志第一个冲了出去。快接近敌阵地时,陈远锋同志的左腿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腹部受了重伤。但他仍然以钢铁般的毅力,向前爬行着。尖利的石笋,撕碎了他的军衣,划破了他的皮肉,鲜血从他的伤口往外流着,他坚持爬着,爬着。敌人又打来一些炮弹,我们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学员壮烈牺牲了。牺牲时仍然保持着冲锋向前的雄姿,他身后留下了六米长的血迹。
陈远锋英勇牺牲的壮举,深深地震撼了他的战友们的心。紧跟在陈远锋后面的十八岁的小战士赵铁亮,身上的输油袋被敌火箭炮弹打中起火,但他没有停步,带着熊熊的火焰向敌人勇猛地冲去。喷火班长尚军负了伤,坚决不下阵地,咬着牙说,我要为陈远锋报仇,为牺牲的烈士们报仇!同志们同仇敌忾,怒吼着冲向敌人,攻占了高地,歼灭了大批敌人。
学员熊宗启是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毕业的大学生。他立志从军,报考了军队院校。只有一年军龄的他,在战场上却象老战士一样勇敢机智。在今年1月15日的战斗中,他率领战士们为阵地送弹药。当时某高地刚刚被我军攻克,敌人不断反扑,部队急需弹药,他带领三名战士身背手榴弹箱向阵地奔去。狭窄的通道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敌人的炮火拚命地封锁着。前两批送弹药的战友伤亡在途中。熊宗启勇敢灵活地带领战士冲过火网,将弹药送上了阵地,保障了战斗的胜利。在返回途中,他的左臂负了伤,但他发现一位战友负伤倒在地上,就立刻冲过去抢救。伤员推着熊宗启的手说:“熊参谋,别管我,不能因为我使你牺牲!”熊宗启坚定地说:“只要我活着,一定把你救下去。”他用负伤的左臂挟住伤员,用右臂支撑着身体,艰难地爬着。在这样的通路上,前进速度慢,便有牺牲的危险,但熊宗启依然咬牙坚持着。敌人的一发炮弹打来,伤员牺牲了。熊宗启负了伤。右眼失明,左眼也仅仅有点光感。当他被战友拚命抢下阵地,医生护士要立即给他动手术时,他却说:“还有比我的伤更重的同志呢,先给他们动手术吧!”
青春在边防永驻
来到前线,学员们在火与血的战场上,目睹了作战部队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过去,学员们只是从书本里、报纸上、电影中听到看到英雄事迹,如今英雄就在自己身边。他们都是平凡的战士,也是血肉之躯。然而,正是这些平凡战士们表现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献身精神。和孙玉奎等学员生活在一起的战士顾平,战前因患尿道结石住进医院。部队开赴前线时,他从医院里偷跑了出来,积极要求第一个上阵地,后来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了。学员怀着悲愤的心情,打开了他那带血的遗书,遗书写道:“二十岁,正是生命初绽蓓蕾的时节,而年轻的战士却立下自己的遗嘱:没有悲伤,没有踌躇,只有一行刚劲的大字把一腔情怀书写!假如我牺牲在战场上,请同志们将我以站立的姿势埋葬在国境线上,让我永远永远守卫神圣的祖国,圆睁着双目……,为了孩子甜蜜地吮吸母亲的乳汁,为了情人柳荫下安然漫步,为了老人灯下恬静地对弈,为了将来理想之果缀满生命之树。啊——亲爱的战友,如果不幸的事情果然发生,请在我墓碑上刻上:二十岁,不是生命的结束,是青春在边防永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