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日出》搬上银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26
第8版()
专栏:影讯

《日出》搬上银幕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本正导演的彩色宽银幕故事片《日出》,在北京试映期间获得好评。看过试映的观众认为,影片脱离了舞台四面墙的框框,更多地反映了三十年代旧中国的生活实景。它是一种完整的电影艺术,而不是舞台剧的再现。如陈白露为残疾人募捐一场,在原剧里是没有的,现在加进去陈白露利用她那种特殊的处境,在那些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老爷、太太、小姐的行列里周旋。由于都想花钱玩弄她,捐款的数字一涨再涨,最后终于由大丰银行经理潘月亭出钱最多。这不仅大大地丰富了观众的视野,更重要的是通过镜头角度的伸展,把一些主要人物都作了必要的介绍,对剧情的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和渲染。
影片通过三条线交叉发展,一条线是陈白露和方达生之间的爱情线,也是该片的主线;一条是潘经理和银行职员李石清之间的明争暗斗;另一条则是小妓院中翠喜和小东西那种受人凌辱欺侮的悲惨遭遇。情节流畅、清新、感人,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方舒饰演的陈白露,王馥荔饰演的翠喜都很成功。
《日出》是曹禺1935年写成的话剧,上演之后,震惊了当时的戏剧界。今天上影厂把《日出》搬上银幕是有现实意义的,通过它的上映,将使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加深对黑暗腐败的旧社会的认识,而更加热爱我们今天的新社会。
(吴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