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鼓励农民增加土地长远性投资 南和县农田水利建设出现好势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29
第2版()
专栏:

鼓励农民增加土地长远性投资
南和县农田水利建设出现好势头
本报讯 河北省南和县委、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向土地增加长远性投资,全县出现了打井、修渠等多年未有过的农田水利建设好势头。
南和县地处冀南平原,土地肥沃,水利资源极为丰富,是河北省重点产粮县之一。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这个县的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去年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了一番多。但由于一些农民对种田存有“现得利”的思想,认为近期投资(化肥、农药等)见效快,效益高;长期性投资(打井、修渠等)见效慢,下本大,不合算,对农田水利建设不够积极,对水利设施不够爱护。据统计,1980年以来,全县被损坏的机井达八百多眼,渠道两千多米,闸涵两座,有一万亩水田变成了“旱田”。
为了提高干部和群众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县委、县政府给大家算了两笔帐:一是全县种植业产值与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帐。去年全县种植业产值四千七百四十九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7.5%,使大家认识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二是水利建设投资效益帐。每打一眼机井,配套后,共需资金两千元,按每眼井可灌溉五十亩计算,每亩夏秋两季各多浇一次水,约可增收四十元,当年就能收回投资,还能长期受益。通过算帐,大家看到了向土地长远性投资的好处,激发了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自觉性。
截至目前,全县集体、个人共打成机井三百三十眼,修旧井三百一十五眼,整修渠道二十条,平整土地十万亩,建成截水闸涵两座,购买柴油机七百四十三台、电动机五百五十八台、水泵五百五十六台。这些水利设施发挥作用后,在全县四十四万亩耕地中,水浇地将大幅度增加。
(王殿银 于志平 章利敏)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归功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前些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也起了相当的作用。近几年,在不少地方只管种田“现得利”,忽视了长远性投资和农田基本建设。这个问题,如果现在还不重视,不仅影响种植业的持续发展,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有远见者,应该象南和县一样,认真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对土地进行长远性投资,为农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