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为了大伙共同富裕——记余店乡孙庄村共产党员马希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29
第4版()
专栏:

为了大伙共同富裕
——记余店乡孙庄村共产党员马希孔
“只有大伙共同富,我老马心里才舒服。”这是河南省新蔡县余店乡孙庄村共产党员马希孔同志的一句口头禅。两年多来,他凭着手中掌握的制醋技术,带动全村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今年五十八岁的马希孔,三十多年前就学会了一手做醋的好手艺。由于他的技术过硬,做出来的醋味酸色浓,价格公道,在当地新蔡、平舆、正阳三县的部分村镇销路很广,供不应求。开张的第一个月就获纯利近二百元。随着生意的逐渐兴旺,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常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而马希孔则不然。“喜事”带给他的是沉默。他在想自己当了三十多年的村干部,眼下虽说从“位”上退下来了,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可不能丢。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他根据做醋本钱小,见效快的优势,暗自下决心,要带动全村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全村变成酿醋专业村。当他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家人时,老伴开始有点想不通,担心把技术传出去,会使自己的独家生意受影响。老马耐心劝导,说服了老伴,并取得了她的支持。邻村的一些人,听说马希孔要把做醋的技术传出去,有人很不理解,甚至有个别人讥讽说:“‘落把干部’(对体改中退下来的干部的一种贬称)又想出风头,逞能耐哩。”这些冷言冷语,老马不但没往心上放,反倒坚定了他的信心——不能光顾自己富,要富大伙一块富。
马希孔向来有个犟脾气,即认准的路子就走下去,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全村人买缸的买缸,采料的采料,闷曲的闷曲,很快便办起了二十八个做醋小作坊。为了把做醋的技术要点传授给大家,他常常废寝忘食,不知疲倦,串了这家串那家,看了这锅看那锅。村里有个孙好志,在熬煮第一锅时,由于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制成的醋既苦又涩。他听说后,就亲自到孙好志家进行耐心指导,详细介绍和逐项交待,从配料、闷曲到熬煮的整套工序,使孙好志很熟练地掌握了做醋的全套技术。老孙学会做醋后,关闭了贫穷门,叩开了致富门,去年,他做醋纯收入近两千元,新买两辆自行车,喂养三头大牲畜,两个儿子也都先后定下了亲。
为师者,诲人不倦;作徒的,学而不厌。现在全村二十八家酿制的醋都能以质取胜,产销两旺,在当地部分村镇,只要一说是余店乡孙庄的醋,人们都啧啧称赞,争相购买。
两年来,孙庄村在马希孔的积极带动和精心指导下,仅做醋这一项就收入三万多元。现在,全村70%的农户建起了新瓦房,喂养了牛、马、骡等大牲畜一百多头(匹),是1983年前的近三倍,自行车也由1978年前的一辆发展到四十二辆,村里的适龄男青年全部定下了亲,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大都戴上了新手表。
村里人明白,是马希孔带领他们走上了致富路。 邱新慧 金耀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