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午夜太阳又一景——芬兰萨伏林纳音乐节所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29
第7版()
专栏:

午夜太阳又一景
——芬兰萨伏林纳音乐节所见
宋光耀
萨伏林纳是芬兰的一个小镇,可它的音乐节在世界颇有名气。今年的芬兰萨伏林纳音乐节已于7月28日闭幕。形式多样,节目丰富,有歌唱、轻歌剧、话剧、交响乐和民乐演奏等。世界著名的芬兰男低音雅歌·吕汗宁,著名指挥乌尔伏·邵德劳参加了本届音乐节,为萨伏林纳镇增光不少。芬兰诗剧作家巴·哈维克的《国王去法国》接连演出六天,场场爆满,盛况空前。
“信是千湖国,港湾分外多。”这是郭老五十年代访问芬兰时写下的赞美诗句。以“千湖之国”著称的芬兰有大小湖泊六万五千多个。东部水乡区域,湖泊相连、岛屿星罗棋布,景色如画。尤其到了夏天,参天的松树、红杉和白桦倒映水中,格外秀丽、迷人。萨伏林纳镇就位于这群湖之中,距首都赫尔辛基三百公里。据说十八世纪这里才有人定居,现在全镇还不足三万人,显得格外宁静。
然而,每逢入夏,小镇便热闹起来,成千上万的游客从芬兰和世界各地赶来。掩映在林木中的五颜六色的帐篷使青一色的绿岛变成了一座天然大花园。他们在这里游泳、划船、钓鱼、晒太阳和观赏音乐节的文艺节目。人们称颂萨伏林纳是自然与艺术融会一体的典型,是度假和旅游的最好地方。
萨伏林纳音乐节始于1912年,是为了纪念世界著名的芬兰女高音歌唱家艾伊诺·阿克特。音乐节每年一度,为期三周,内容以唱芬兰民歌为主。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由于战乱和饥荒,音乐节曾一度中断,一直到1955年才恢复。形式和内容也逐渐丰富,增加了歌剧、轻歌剧、话剧、舞蹈和交响乐等。1973年芬兰著名男低音演员马蒂·达尔维拉当选为音乐节委员会主席,在他的努力下,许多世界有名的歌星、音乐指挥、舞台艺术家和演奏家应邀参加,萨伏林纳音乐节逐渐闻名于世。但达尔维拉主席和现任主席拉尔福·高兆尼先生都一再表示,萨伏林纳音乐节的宗旨不变,它的服务对象是芬兰人民,所以内容和形式必须以本国的为主。委员会还把阿乌里斯·沙里宁的《育马人》、《红线》,乔诺斯·高科宁的《最后的引诱》和巴·哈维科的《国王去法国》等深受人们喜爱的剧目定为每届音乐节必演的保留节目。作为芬兰中小城市文化生活的缩影,萨伏林纳音乐节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
音乐节委员会已决定,从1987年起,音乐节将由现在的三个星期延长为每年四个星期。
奥拉维古堡是萨伏林纳音乐节的主剧场,位于独立的小岛上,穿过一座细长的古木桥,直接进入它的鹅卵石大院。它建于1475年,外形庄严、雄伟,保存完好,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纪古堡。内部几经改造装修,成为现代化的剧院。剧场设有二千二百个座位,舞台宽大,适于布置实景,能为乡村体裁的剧目增加很好的演出效果。每晚散场时已将近午夜,然而许多人还以为是早晨七八点钟呢,这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不落太阳为你提供的又一景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