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以川济山 山川共济 固原山区农民开发建设灌区成效显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01
第2版()
专栏:

以川济山 山川共济
固原山区农民开发建设灌区成效显著
据新华社银川10月31日电(记者张锦)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采取“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措施,三年来组织固原山区二万多贫困农民下山,到条件优越的引黄灌区“吊庄”,开发利用灌区荒地。现已开发荒地五万七千多亩,种草种树五千多亩,四旁植树一百多万株,使沉睡多年的灌区荒地迅速发挥效益,两万多山区农民也解决了温饱。
宁夏南部固原山区,虽然近几年比过去有了明显变化,但在地少人多、灾害频繁的丘陵沟壑区,仍有部分农民不仅缺粮而且缺水、缺柴、缺草,长期靠国家救济。而宁夏中部的引黄灌区,却有二百万亩左右宜农、宜林荒地,因人力有限,长期荒芜得不到开发。1983年初,宁夏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提出“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方针,决定把固原山区最贫困的农民,动员到引黄灌区“吊庄”,进行开发性生产。为消除农民的顾虑,各“吊庄”点都实行搬迁自愿,来去自由,允许在山区和川区两头有家的政策,并决定在三年内不改变户粮关系、行政隶属关系,原承包土地和享受山区免征、免税等各项待遇也不变。各级领导同志,多次走点看户,就地帮助“吊庄”农民解决困难;同时,三年来国家先后拨出专项建设资金一千一百六十五万元,帮助各“吊庄”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拨出一百多万元帮助农民盖房,建学校、卫生所、商店和粮站等公共设施。
在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先后从泾源、西吉、隆德、固原、彭阳等五县搬迁下山的二万多农民,已在昔日荒芜的永宁县芦草洼、平罗县潮湖和中卫县大战场滩等地,建起了新家园。如今在五个“吊庄”基地上,已设置了二十一个居民点,盖起了六千多间新房。去年各“吊庄”点共种粮四千五百多亩,收获一百二十多万斤,今年粮食产量一跃达到二百万斤。三年前从泾源县迁入芦草洼“吊庄”的二千三百多回族农民,过去无一不是靠吃国家救济粮、穿救济衣过日子的。现在已建起新房二千二百一十间,开荒一千三百多亩,去年承包土地的五十七户,人均产粮达五百多斤,今年仅小麦产量就达十七万多斤,家家有余粮,有的已成为富裕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