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北京市鞋业生产缺乏统一领导计划 对国家和工人都很不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6-13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北京市鞋业生产缺乏统一领导计划
对国家和工人都很不利编辑同志:
解放以来,由于国家经济上的改组,北京市的鞋业生产逐渐由门市销售而走向集体加工(约有近一半工人转到较大的加工工厂);但因缺乏统一的领导和计划,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严重混乱现象,这种情况必须加以改进。
一九五○年五月以后,全市较大的鞋厂工人,有三个月没有工作做。可是八月份以后,特别是十一、二月份,由于加工订货者过多,工人日夜加班都忙不过来。依现状来看,今年又是如此。本市几个较大的鞋业工厂,如广源、新中国、华中、鞋业生产第一社、天一等五家,在今年三月份共有六百三十个工人生产。可是,自四月下旬,就分别停工,五月以来全部没有工作。就整个情况来看,今年鞋子的销售量会比去年多,今年秋末可能要比去年更忙。
这种生产不正常的现象,对国家和工人本身都很不利。其主要原因是:(甲)各机关及供给部门在订货时没有统一领导和计划,也不能根据全市鞋工生产的具体情况适当加以调剂;(乙)没有正确成本计算,而是各厂采取投标方式争取定货。在春夏之际,各部门都不定货。工厂停工,工人被迫失业。定货都拥在秋、冬两季,各工厂就产生了三抢现象:(一)抢承定货,有了定货才能赚钱,所以就压低成本(有时低于应有成本之下),反正抢过来再说;(二)定了货没有原料,过了期要受罚,大家就抢购原料;(三)抢招工人。这样就造成一片混乱现象。
先是原料涨价。去年秋末,皮价最高曾涨了一倍,毡子涨价百分之五十,其他鞋料亦有波动。其次,各厂在抢招工人时,就拿预借一部工资做条件、有的工人曾向四五个工厂预借了工资。同时,工人工作也不安心,今天完工,明天就不一定有工可做,于是就拚命赶活。有的工人一天一夜做了六双鞋(平时一天做一双多)。厂方则偷工减料,以坏材料代替好材料。有的私商曾因此违犯定货合同而受罚,如广源、北华鞋厂厂长曾被判徒刑。
这种情况,不仅是私营鞋厂,北京市合作社所领导的鞋业联合社(最多曾有六○○人做工,已于今年一月因赔钱三亿五千多万而解散)及其后的鞋业第一生产社也是如此。如去秋鞋联社承订的八千双毡马靴,原计算毡的成本每张十二万五千元,后来涨到十八万。二万双靴子,在订了合同后才发现没有把靴鼻计算在成本内。预借给工人的钱到现在还有一千多万元没有收回。去年揽下的八千双汉口皮五眼鞋,到今年四月份才完成;其中三千双女鞋中还有四分之三是用的北京皮和天津皮;五千双男鞋中有四分之一不是用花旗皮做主跟,而是用猪皮和边皮。
这种混乱现象给工人造成的损失更大。去年没活时,有的工人夜间跑到十二点还在找活;生活无着就只有回家或当小工。(现在仍然如此)而在活忙时,累病了也不管。有些工人“今日有酒今日醉”有钱就乱用。同时由于流动性太大,工会组织也极不健全,工人没有学习机会。
今春有些部门认为北京的制鞋业作的鞋子不好,就到天津去定货,于是又引起京津间鞋业工人的大流动。北京市制鞋业这种盲目生产的混乱现象不应该再继续下去,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希望能建立全市性的鞋业统一生产领导机构,掌握全市生产与需要情况,合理分配和调剂活件;并尽可能定出成本、产品质量、生产利润与合理的工资。(二)争取将工作分配到全年各月去做。万一没工作,则由失业救济金或工人福利金解决工人的生活问题;并巩固工会组织,加强工人教育。
北京市总工会第一区办事处 途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