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中国京剧艺术团在香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02
第8版()
专栏:文化交流

中国京剧艺术团在香港
本报记者 陈泊微
清风送爽的秋天,中国京剧艺术家演出团在香港献艺,获得很大的成功。
阵容硬、行当全、老中青三结合、剧目丰富,可说是这个京剧艺术团的最大特色。从九月二十一日在香港新光戏院举行首演以来,到十月十四日,共演了二十五场,场场满座。由于观众踊跃,欲罢不能,从十五日到十七日又加演了三天。京剧艺术团吕瑞明团长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次京剧演出,反应之强烈,“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有家香港报纸在一篇文章中形容说:自从新光戏院响起了锣鼓,香港便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京剧热潮”。前来看戏的,不仅有港澳同胞,还有从台湾、日本、美国、泰国等地赶来的京剧迷。
当代京剧艺术家厉慧良、杜近芳、袁世海同时出现在香港舞台上,人们都想一睹为快,他们的演出充满了艺术魅力,观众为之叫绝。
中年演员中,张学津和刘长瑜在香港已有一定影响。观众对张学津这个马派传人格外留意,看了他的表演,认为“马派味道相当到家”。观众也从刘长瑜的生动表演中得以欣赏荀派的艺术风格。对“允文允武”的李岩和裘派净角李欣也给予好评。
青年演员是这个京剧艺术团的一支生气勃勃的力量。年仅二十二岁的旦角刁丽(谭静),兼青衣、武旦于一身,人才难得。二十三岁的武生刘子蔚的表演,屡屡博得“满堂彩”。香港报纸上发表了不少文章,盛赞青年演员们的成就和成长。他们使观众高兴地看到:京剧后继有人,京剧大有希望!
中国京剧艺术家演出团将近一个月的演出,不仅使广大观众得到了艺术享受,也激发了人们对民族艺术的感情。一位著名专栏作家在观看《穆桂英挂帅》时感动得流下眼泪。他在报上发表文章说,他看到戏院里的观众,什么地方的口音都有,“亦有专程从台湾来的”,而且有些人看两、三次以上。从这可以看出,“国人共同的‘爱好’也者,其实也就是国家共同的根之一,有此根,而对此根有感情,有爱护,彼此亦便有所通了”。“从文化的层次来看,不正表示‘国家民族的艺术’超出于所谓‘党派政治’的分歧么?……他们在精湛的演技与高超的唱腔里,体现了我们的共同艺术的‘根’”。在观众席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位聚精会神的老先生,他是一位研究京剧颇有造诣的老前辈,是专程从台湾赶来看戏的。他看到中国京剧界新人辈出,不胜欣喜,对京剧艺术团领导人说:“看起来京剧的未来是有希望的,希望首先是在大陆……”。他认为,训练青年京剧演员必须严格,这一点大陆做得好。
中国京剧艺术家在演出期间,还同当地文化界进行了频繁的艺术交流。香港人士和海外同胞对京剧的巨大热情、衷心爱护、积极支持,使京剧艺术团的成员们深受鼓舞。吕团长对记者说:“我们来香港抱有三点希望:一是满足港澳和海外同胞欣赏京剧的愿望;二是扩大京剧的影响,争取新的观众;三是同爱好京剧的人士共同探讨艺术,促进京剧的发展。现在看来,在这三个方面确实已取得了丰盛的收获,使我们增加了振兴京剧的信心。”(附图片)
袁世海(左)与香港著名粤剧演员新马师增(中)同台合演京剧《华容道》。 冀增援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