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大医院与小医院“攀亲家” 南京市一百多个医疗联合体初显威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04
第3版()
专栏:

大医院与小医院“攀亲家”
南京市一百多个医疗联合体初显威力
本报讯 南京市各大医院纷纷与小医院联合办院,大医院发挥了技术、设备优势,小医院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全市提高了综合医疗能力,住院难、看病难问题得到缓和。
南京市的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虽然技术和设备比较先进,但床位严重不足,每千人占有床位数仅三点四张,因此,大医院住院难、看病难的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一些区医院、街道医院、厂矿职工医院等小医院,虽然拥有一大批病床,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陈旧,床位利用率一直不高。去年采取大医院与小医院联合办院的办法后,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过去痔科病人住院相当困难,仅在市中医院登记预约治疗的就有二千余人,不少人要等一至二年才能轮上手术治疗。去年初,市中医院先后与白下区淮海卫生院、秦淮区卫生院等区属医院联合开办了三个痔科分部,增设病床一百五十多张,市中医院定期派痔科名医到这三个分部看门诊、查病房、联合会诊,进行技术指导,使一些痔疾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市委、市政府及时总结了这一经验,并鼓励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冲破部门所有制的束缚,自找联合对象,促进了联合办院的发展。全市的省、市属骨干医院和区属医院联合,市属医院与城乡、街道、厂矿医院联合,部队医院同地方医院联合,到今年9月底止,全市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紧密型、松散型医疗联合体一百多个,参加联合的单位二百多家。联合形式有大医院在小医院建立联合住院分部,大医院在小医院搞床位协作,大医院到小医院开设门诊,大医院对小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等十几种。这些做法的推广,还使大医院减少了一般疾病的门诊和收治,可以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疑难病症,促进了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一些小医院的门诊人次、病床使用率、手术次数均有一定的提高,增加了这些医院的合理收入。 (张士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