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为了发扬垦荒精神——记江西共青垦殖场的老垦荒队员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04
第4版()
专栏:

为了发扬垦荒精神
——记江西共青垦殖场的老垦荒队员们
本报记者 于国厚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有许多难忘的日子。对于江西共青垦殖场的老垦荒队员们来说,两个“10月18日”是绝对忘不了的。
1955年10月18日,是他们——九十八名上海男女青年志愿组成垦荒队,来到荒草遍野的鄱阳湖畔安营扎寨,向沉睡的大地开战,迈出了人生道路上重要一步的日子。
冬去春来三十载。1985年10月18日,是垦殖场八千新老垦荒队员在自己用双手创建的“共青城”里,隆重举行垦殖场三十周年回忆联欢活动的日子。
变化是巨大的。然而,新老两代垦荒队员对这种变化的感受和认识却不同。在垦殖场采访的日子里,我看到一直坚持在场里的和因工作需要先后离场的老队员旧地重逢,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些当年英姿勃发、血气方刚的青年,如今大都年过半百,青丝飘雪了!可是,似水流年冲不掉他们对茅棚雨湿、流火飞萤生活的记忆。昔日荒山野岭的沧桑巨变,愈加强烈地在他们心底掀起感情的波澜。世界上没有比理想变成现实更令人兴奋的了。
在展览厅、游艺室和座谈会上,一些青年男女不时地向老队员们发问:“你们当年为什么要来垦荒?”有的老垦荒队员的孩子甚至埋怨说:“要是爸爸妈妈不下来,我就是上海人了,现在却成了江西老俵!”
听到这些,老垦荒队员心情很不平静。胡耀邦同志不让垦殖场搞三十周年庆祝活动,而要搞回忆联欢活动,就是为了引导青年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展览大厅五颜六色的图片和画图吸引了参观的人。几位老垦荒队员站在“共青社”三个圆润遒劲的大字前,兴致勃勃地谈起胡耀邦同志第一次为他们题写社名的情景。
当年给耀邦同志烧稀饭、煮盐豆吃的王宝华,看到照片上胖脸蛋、扎辫子的自己,记忆犹新地说:那天,我很难为情,没有好东西做给耀邦同志吃,怪不好意思地站在一旁。耀邦同志知道是我做的饭,特地让我过来和他一起吃。他一边说好吃,一边伸手去抓盐豆,风趣地说:“这叫五子登科,又叫两双半。”逗得大家都乐了。
据说“共青社”三个字是耀邦同志用棉花笔写的,我请老队员谈谈详情。当时的副队长陈家楼指着王宝华说:是她从橱房拿来一只竹筷子,用刀劈个口子,我找来一朵药棉,夹在筷子一端。怕不牢,我又从被子上抽下一根线,缠了缠,将棉花团往下拉长,象个笔的样子。胡耀邦同志称赞这支“笔”有“创造性”。他蘸饱墨汁,挥毫写下这三个大字,我们高兴得又蹦又唱。
当年的垦荒队长周文英说:“今天我们生活好了,不需要象五十年代那样艰苦;但是,那样有理想有追求的生活态度不能没有。”周文英离上海之前是市人大代表、市劳动模范。当时她二十五岁,年龄最大,被称为“大姐”。后来她被调到德安县工作,现已退休。她感到几十年的生活很充实,很有意思。
第一批垦荒队员中,陈家楼的遭遇是不幸的。这个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发起人,因敢于和侵犯垦荒队员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被打成右派。宣布他为“右派”时,有四条处理意见,“开除党籍”,“撤销职务”,“每月只发生活费二十元”,这些他都接受了,唯有“回原籍劳动改造”一条他不接受。他要求留在“共青”的土地上劳动改造,结果还是被调离,当了二十多年的“牧牛人”。这个执著追求自己理想的青年,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把妻子和孩子留在“共青”。令人不解的是,他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他要求回“共青”的愿望也没有实现。
陈家楼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他和老“垦友”们在熙来攘往的共青大街上谈笑风生。和陈家楼风雨同舟的周大姐拉了拉他的衣角,指着电影院前那条人行道说:“记得吧,那年月,你老是低着头从那里走。”她眼里噙着泪花。陈家楼说:“我怕连累你们,可你总是主动和我打招呼,还请我到你家里坐。”这两个患难“棚友”心里的话说不完。
第一批垦荒队员中的“一对儿”周承立和汤秀英,在幼儿园碰上了他们的小儿子。这个十七岁的中学生是被抽来为参观者服务的。他的妈妈汤秀英触景生情,拍着孩子的肩对记者说:“这孩子小时候正赶上老周被打成‘走资派’。爸爸挨斗时把孩子关在家里。刚斗完,就把孩子放在拖拉机斗里去耕地。他没有福分上幼儿园……”说着,眼圈湿润了。
周承立算得上一条硬汉子。在洪水冲进茅棚的关键时刻,是他挑起“共青社”三个用木头做的大字,跋山涉水,转移到“新家”里;是他在动乱中把上海团市委送的“向困难进军,把荒山变成良田”的队旗缝在破大衣里,使“共青”的旗帜保存下来。实际上,他就是垦荒队的一面旗帜。今年9月,他代表共青城的全体共产党员,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党代会。
风雨共青路,艰辛创业史。垦殖场在天灾人祸面前三次搬家,三次住茅棚,战胜了无数的困难,有的垦荒队员已长眠在鄱阳湖畔。
令人高兴的是,在垦荒精神陶冶下,一批青年成长起来。场党委书记于维忠介绍说,每个老垦荒队员的经历都是一部教科书,我们党委和团委经常利用这些“教材”引导青年为实现四化大目标而努力。多数青年认识到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翻两番作贡献,就是发扬老垦荒队员的艰苦创业的精神。今天,共青城建设得初具规模,全靠全体青年的努力。在我们的羽绒厂、大型葡萄酒厂、瘦肉型畜牧场和现代化养鸡场以及医院、学校等单位工作的青年,一般每天都工作十多个小时,拿的工资和奖金并不多。我们可以放心地说,八十年代的“共青”人,定能用自己的双手把共青城建设得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