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不图眼前急功近利 注重经济翻番后劲 惠阳地区集中财力物力打基础 投资配套改造老企业,加强能源、交通、电信设施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06
第1版()
专栏:

不图眼前急功近利 注重经济翻番后劲
惠阳地区集中财力物力打基础
投资配套改造老企业,加强能源、交通、电信设施建设
本报讯 南方日报记者李民英、本报记者曹焕荣报道:“不贪眼前急功近利,一心求‘翻两番’的宏图大计”,已经成为广东省惠阳地区从事经济工作干部的重要指导思想。近一两年,该地区集中相当的物力财力打基础,给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与香港、深圳毗邻的惠阳,历史上是全省的不发达地区。1978年以来,这里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全区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到1984年底,累计签订引进项目四千多宗,“三来一补”的劳务收入为二亿六千万美元;全区从无到有,建立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新兴企业;农村从事工副业的人数,占到总劳力的30%;1984年,全区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四十一亿六千万元,比1978年增长66.2%,年平均增长8.8%。
面对这股上得很快的经济势头,地委领导的头脑比较清醒。他们多次提出,由于本地区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基数不高,经过努力,于1986年实现第一个翻番是有把握的。然而,争取提前实现全区的第二个翻番,难度会比第一个翻番大得多。为此,地委在去年8月召开的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会议上,着重抓了两条: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去制订下一步经济指标,防止片面追求速度的倾向。大家分析了本区经济的弱点,看到惠阳的最大劣势在于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农业商品率低,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差,在争取第一个翻番的过程中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二是坚定地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来,克服光顾搞贸易的倾向。和省内外不少地方一样,惠阳地区一度经商成风,一部分干部丢下生产不管,热衷于炒卖洋货,有的人甚至以为这是积累资金、加快翻番步伐的捷径。地委发现这个问题后,及时进行了纠正。
通过广泛的思想发动,地委、行署响亮地提出了“兴办实业,打好基础,积聚后劲,实现翻番”的口号,在以下几方面初见成效:
——去年以来,全区共投资七千三百八十二万元,对各行业的一百五十二个企业进行了配套改造,一批长期亏损的单位获得了生机,改变了工业被动的局面。
——全区五条十一万伏高压输变线路正加紧架设,预计年内完工两条,另三条可望明年竣工。
——地区参与建设的平潭机场,目前已开通使用;继太平港建成与香港通航后,对外开放的汕尾港、溪头港投入了全面建设;公路和桥梁也在抓紧施工。
——年内将完成行署所在的惠州市直拨广州、深圳、香港的三百门自动电话工程;全市将在两年中实现电话自动化;东莞市的两万门程控电话已经上马。
惠阳地委的干部们说:这些打基础的事办成后,就有了一个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良好环境,对于提前实现全区经济翻两番的目标,我们的心里就比较托底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